CIE & HeXie Academy首期产业洞察论坛成功举办,共促产学研政社融合新生态

2025年07月25日

7月24日,由西浦产业家学院与和谐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首期产业洞察论坛—— “链接中东北非:创新、投资与中国企业出海新机遇” 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学术与产业界的多位资深专家,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在 “一带一路” 倡议背景下如何把握中东北非地区的商业机遇,吸引了50余位学者、企业家与政策实践者的积极参与,为促进产学研政社多方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论坛伊始,西浦产业家学院执行院长兼和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徐笑波教授发表开场致辞。他指出产业洞察论坛旨在通过 “五星矩阵” 模式整合产学研政社资源,打造 “无界胜有界” 的西浦生态超市平台,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徐院长结合自身20余年国际教研经历,强调本次产业洞察论坛的初心是为企业全球化布局赋能,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阿联酋沙迦美国大学国际研究系系主任汪昱廷教授以 “阿联酋社会发展、劳务制度变迁与投资环境” 为题,从历史、社会、经济等多维度剖析了阿联酋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劳务制度改革对投资环境的影响。她指出,阿联酋从殖民时代的部落社会逐步演变为现代化的联邦国家,石油经济的崛起带动了社会结构的转型,但近年来非石油经济的比重显著提升,经济多元化趋势明显。汪教授特别强调了阿联酋劳动力本地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2024年新法令对企业用工的深远影响。此外,她还分析了女性权益提升、移民政策调整以及中阿双边关系的发展,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随后,阿联酋大学媒体与创意产业系副教授蒋淑君博士围绕 “全球本土化与创新:中国高科技企业在中东和北非的战略案例研究” 展开演讲, 深入分析了该区域在能源、地理、经济和文化上的战略重要性,强调其作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市场潜力。她通过阿里云、雅拉和南京嘉翼3D打印公司三个典型案例,详细阐述了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合资、本地化创新和产业链生态构建等方式成功落地中东市场。蒋博士特别指出,企业需注重政策适配、文化融合、品牌建设及长期耐心,并呼吁中国企业加强国际化品牌宣传,以提升全球影响力。

圆桌讨论环节由徐院长主持,与四位嘉宾共同探讨了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的趋势、挑战及机遇,并分享了苏州工业园区在推动国际化发展中的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招商中心副主任于立燕先生在论坛上分享了园区企业出海的典型案例。他提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出海已成为企业发展的 “必修课”,苏州工业园区不仅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还通过完善的配套服务帮助企业快速落地,例如自贸区的 “研易达” 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东国际展览集团(MIE)副总裁肖锋先生分享了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实践经验。他指出,中东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在新能源、建筑建材等领域需求旺盛。肖锋先生建议企业 “贸易先行”,通过展会等渠道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联系,逐步开拓市场。

圆桌论坛上,多位专家强调了跨文化沟通的关键作用。汪昱廷教授指出,中东地区的文化多元且复杂,企业需深入了解当地宗教、习俗和社会结构,避免因文化冲突导致合作失败。

活动尾声,西浦产业家学院与和谐管理研究中心徐笑波院长与梁磊教授共同为汪昱廷教授、蒋淑君博士颁发 “西浦生态超市产业智策大使” 证书,为肖锋先生颁发 “西浦生态超市战略链接大使” 证书,并赠与席酉民教授著作《和谐管理理论》《管理何为》作为纪念,为未来深化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是思想的交汇,更是行动的起点。未来产业洞察论坛将围绕特定产业、区域或议题持续举办,深化产学研政社融合,赋能中国企业出海并共建全球创新生态。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西浦产业家学院 “一带一路事业部(中东北非)” 的筹备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标志着学院在推进校企政合作、整合全球资源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学院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持续释放 “西浦生态超市” 的平台价值,为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注入新动能。

2025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