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1日
2025年08月27日
我单位陆小龙老师参与的“高耐磨减摩抗氧化复合涂层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拟申报2024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29日-9月7日,共10个自然日。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实名向我校科研生产力和创新办公室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提出异议的个人必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凡匿名、冒名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公示详情如下:
一、项目名称:高耐磨减摩抗氧化复合涂层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二、提名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三、提名等级:二等奖或三等奖
四、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五、主要完成人:刘秀波、赵栋、刘东华、陆小龙、秦松、刘海青、刘忠庆、陈瑶
六、主要完成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石化冶金、能源动力等重大装备和工业生产领域,大量关键运动副机械零部件需承受高温高压、高速重载、腐蚀冲刷等严酷服役环境,磨损失效问题突出,严重制约装备性能和生产效率,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表面涂层与强化技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研制同时具备优异耐磨、减摩与耐高温氧化等综合性能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涂层,突破其制备关键技术并实现低成本产业化,对提升国家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高端装备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实现降本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依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等项目,历时10余年,围绕关键金属运动部件表面强化与延寿的迫切需求,通过“产学研用” 深度合作和集成创新,成功开发出多种具备优异耐磨、减摩和抗氧化性能的复合合金粉末,采用激光熔覆、等离子喷涂等先进工艺,突破了高能束制备系列高性能多功能复合涂层的关键技术瓶颈,并成功实现工程化应用,部分替代进口产品。主要科技创新成果如下:
本项目突破了关键金属运动部件耐磨减摩抗氧化复合涂层材料及其高能束制备技术瓶颈,相关技术成果已在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铭瓷(浙江)纳米粉体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工程化应用,部分替代同类进口材料与关键零部件,运行效果良好。在产品综合性能提升、降本增效和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获得一致好评。近三年新增销售额3.3637亿元,新增利润4675万元,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发表论文20余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我国表面工程技术发展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联系人:徐修然
联系电话:81889062
西交利物浦大学
2025年8月29日
我单位陆小龙老师参与的“高耐磨减摩抗氧化复合涂层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拟申报2024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29日-9月7日,共10个自然日。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实名向我校科研生产力和创新办公室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提出异议的个人必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凡匿名、冒名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公示详情如下:
一、项目名称:高耐磨减摩抗氧化复合涂层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二、提名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三、提名等级:二等奖或三等奖
四、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地区)
(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2023)
110520
(2014)
0303005
五、主要完成人:刘秀波、赵栋、刘东华、陆小龙、秦松、刘海青、刘忠庆、陈瑶
六、主要完成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石化冶金、能源动力等重大装备和工业生产领域,大量关键运动副机械零部件需承受高温高压、高速重载、腐蚀冲刷等严酷服役环境,磨损失效问题突出,严重制约装备性能和生产效率,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表面涂层与强化技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途径,研制同时具备优异耐磨、减摩与耐高温氧化等综合性能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涂层,突破其制备关键技术并实现低成本产业化,对提升国家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高端装备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实现降本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依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等项目,历时10余年,围绕关键金属运动部件表面强化与延寿的迫切需求,通过“产学研用” 深度合作和集成创新,成功开发出多种具备优异耐磨、减摩和抗氧化性能的复合合金粉末,采用激光熔覆、等离子喷涂等先进工艺,突破了高能束制备系列高性能多功能复合涂层的关键技术瓶颈,并成功实现工程化应用,部分替代进口产品。主要科技创新成果如下:
本项目突破了关键金属运动部件耐磨减摩抗氧化复合涂层材料及其高能束制备技术瓶颈,相关技术成果已在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铭瓷(浙江)纳米粉体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工程化应用,部分替代同类进口材料与关键零部件,运行效果良好。在产品综合性能提升、降本增效和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获得一致好评。近三年新增销售额3.3637亿元,新增利润4675万元,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发表论文20余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我国表面工程技术发展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联系人:徐修然
联系电话:81889062
西交利物浦大学
202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