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浦听讲座:当氧气失控 生命与混沌的奇遇

2025-03-20

5:30 PM - 7:00 PM

IA G08

活动详情

  • 时间:17:30-19:00
  • 日期:3月20日
  • 地点:IA G08(南校区)
  • 语言:英文
  • 主讲人:西浦慧湖药学院执行院长傅磊教授

活动简介

氧气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直到它变成敌人。我们呼吸氧气,细胞利用它产生能量,没有它,生命将不复存在。然而,氧气也有黑暗的一面!当线粒体将氧气转化为身体的能量时,会意外产生一种名为“自由基”的小捣乱分子。这些不稳定的分子四处碰撞,像微型推土机一样破坏细胞。幸运的是,我们体内有一支由抗氧化剂组成的“军队”来控制它们——直到这种平衡被打破。

当氧气“失控”时,氧化应激可能引发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甚至加速衰老。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智取失控的氧气,利用人工智能设计新的药物和疗法。氧气治疗可能是救命的,也可能是危险的,关键在于剂量。因此,核心问题是:我们能否驯服氧气的力量而不被灼伤?答案可能会改变医学的未来!

扫码看直播:

professor-wang-livestream-qrcode.jpg

主讲人

傅磊教授

傅磊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1984年)和放射化学硕士学位(1987年)。留校任教三年后,于1990年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化学系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研究所参与完成欧共体的大型核燃料工程项目。1993年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师从美国两院院士James P. Collman教授,开展对血色素、肌球素和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于1997年初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斯坦福大学继续一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于1998年加入美国Pharmacyclics公司(已被AbbVie公司收购),从事于新型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核磁成像诊断和化学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主要负责药物的设计、合成和优化,药物活性的研究,药物生产工艺的设计、优化,以及药物代谢过程的研究,这些药物已经进入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

傅磊教授于2006年初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任药物化学课题组组长。课题组的科学研究涉及到化学新药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疼痛等方面的临床前研究;药物生产工艺及药品中有关物质的研究;线粒体活性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探索。为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开设了《药物化学原理》、《科学表达实践》、《Comprehensive Pharmacy》、《药学、化学山海经》、《管理生命的智慧》、《药学专业前沿》等全英语或双语课程,自2011年交大开展评教以来,开设的新生研讨课评教结果蝉联药学院、学校前茅。

傅磊教授于2021年初加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担任新成立的药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者药学院的学科布局和课程建设等工作。获得了江苏省“双创博士”和国际型学科领军人才等资助。

傅磊教授先后主持、参与过包括上海市教委、外交部、国家自然基金以及与国内外高校和药企合作等科研合作项目,至今已获得专利授权20多个,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包括《Science》、《PNAS》、《Chemical Reviews》、《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以及《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等。其中,2020年4月,《PNAS》杂志发表了以傅磊姓氏命名的抗衰老化合物Mito-Fu论文,在刊出5小时内,搜索量达到全球TOP5。

目前担任《Bioorganic Chemistry》期刊的副主编、《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及其英文版《Pharmaceutical Fronts》的编委、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药信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傅磊教授还受世界银行邀请作为专家顾问参与非洲健康发展研究,并与世界银行在埃塞尔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的CDT卓越中心合作,多次赴非洲,主持研究非洲传统植物药,指导当地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创建《非洲药典》。获得了外交部《发掘非洲传统医药资源,推进中非卫生防疫合作》项目的资助。

分享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