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数字素养提升 西浦成立全球数字公民教育中心

2019年05月24日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正在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和学习行为,传统教育模式将会被颠覆。在新的教育形态和教育生态重塑的过程中,数字素养成为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席酉民教授在西浦全球数字公民教育中心揭幕仪式上说。

5月23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全球数字公民教育中心成立,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下图左)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商学院荣休教授Mohan Tanniru(下图右)为中心揭幕。

该中心旨在提高数字时代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将数字素养融入西浦的教育体系;研究和探讨全球数字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道德框架,培养学生成为有竞争力的数字公民;并推动数字技术向善为社会服务。

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军博士(下图)表示:‘“该中心秉承西浦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影响中国甚至世界教育发展的使命,通过促进全球数字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向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传播和推广全球数字公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探讨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和数字素养这一议题中,Mohan Tanniru教授认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前提是形成全球化的思维方式,能够从更为广泛和多元的角度界定问题和分析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形成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方案。

例如对于环境这一全球性议题来说,分别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只是基于本位的思考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如何培养学形成全球化的思维模式?Mohan Tanniru教授认为在全球学生中建立数字互联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能力。

他分享了他的一些教学实践,包括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与不同国家、文化和背景的学生建立联系和沟通,从而获得一种有关全球性或者说多元角度的感知;通过集体决策、协调不同的观点、理解不同方案的限制性条件等方法训练整合性思考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尝试解决从小到大的问题以及配合及时的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经验获得或形成相应的思维方式、知识和能力。

同时,他也分享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

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教育技术团队经理Roland Sherwood(下图左三)认为,在数字时代,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包括搜索和使用数字资源、使用工具来创造数字资源以及采用适宜的方式分享和交流信息。相应地,大学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和技能培训;此外,技术变化及更迭很快,所以对课程进行持续评估和及时调整也十分重要。

西浦知识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图书馆馆长毕新博士(上图右三)表示,如何搜索信息,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辨别信息的真假、判断信息的价值,如何使用信息,这是当代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西浦图书馆为此也提供很多相应的培训。

西浦教务长Chee Seong Chin教授、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主任岳勇教授、西浦国际商学院曹瑄玮副教授、刘国权副教授等也对数字化时代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大学所应提供的支持以及如何促进技术向善、数字时代的共存规则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记者:寇博 陆雪辰 摄影:田丽萍)

2019年05月24日

第四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在西浦举办 国内外专家热议技术改变中国教育
要闻聚焦

第四届高等教育创新年会在西浦举办 国内外专家热议技术改变中国教育

5月18日,2019高等教育创新年会“技术改变教育”大会在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开幕,西浦将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源在线学习平台MoodleMoot大会首度引入中国,该大会旨在探索科技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