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视野:对苏州工业园区住宅架空层的策略性建议——从物理性空间形态走向社会性空间容器

2020年08月25日

8月26日下午,西浦智库举办了第12期西浦视野活动,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与设计系讲师、博士生导师、西浦智库兼职研究员韩佳纹博士以“对苏州工业园区住宅架空层的策略性建议——从物理性空间形态走向社会性空间容器”为主题,探讨了苏州工业园区住宅架空层的使用现状;与参与者们分享了自己访问新加坡时关于架空层活动的所见所闻;并对苏州工业园区住宅架空层未来发展提出策略性建议。

韩佳纹博士了解到,住宅的一层因噪音问题、自然通风不理想和私密性较差等,逐渐失去居住者的青睐。1969年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决定将住宅架空层这一空间,改造成居民见面和互动的非正式区域。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之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参照了新加坡的规划理念进行基础规划与建设,因此,在苏州工业园区住宅小区中,架空层非常常见。


在韩佳纹博士的研究中,她的研究团队走访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六个小区,对架空层的使用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社区调查和居民访谈等形式,了解居民对架空层使用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认为小区公共空间和架空层的使用情况一般,架空层常被绿植包围,可达度低,目前主要作为居民停放电动车和存放杂物的空间。

韩佳纹博士回忆,自己在访问新加坡的过程中,见证了当地住宅架空层丰富的使用功能。新加坡住宅架空层内设施较为完备,不同种族的人们在这个空间相遇、交流、参与活动,给居民们带来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此外,架空层也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活动,如婚礼、葬礼等。架空层的生活经历在新加坡人的记忆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韩佳纹博士认为,架空层的位置比较特殊,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还是居民们见面互动的区域,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容器。住宅架空层的活动可以促进建立邻里关系、培养社区意识,园区的住宅架空层应该被更好地利用起来,从单纯的物理空间形态转变为更具社会意义的空间。未来可将这一空间以社会性容器打造成为“园区模式”品牌的亮点和“人文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依据不同架空层进行个性化的打造,逐渐探寻不同社区特色,针对不同架空层的实际情况以健康、儿童友好型、艺术等主题创造出丰富多元的园区模式,同时给园区带来新型的城市魅力。

2020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