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 | 和谐管理的缘起与发展: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

2020年11月24日

2020年9月7日,“我与和谐管理的故事”系列活动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心楼博物馆顺利开展。活动邀请席酉民校长,刘鹏博士,顾艳萍女士进行分享,吸引了许多老师同学前来参加。

“我与和谐管理的故事”,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谐管理研究中心举办的系列活动,旨在分享和谐管理相关的学习经历和心得感悟。该系列活动通过直播(录播)与线下活动结合,强调学术分享的同时,注重分享感悟、心得与互动,是一个相对轻松愉快交流的系列活动。

当前世界,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人工智能时代的管理和教育逐渐面临转型的挑战,身处其中的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如何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转变为创新发展的契机?面对无处不在的内耗,和谐管理理论将做出如何应对?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席酉民校长为我们讲述了和谐管理的故事,由和谐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鹏博士担任主持人,并邀请了校外导师委员会理事长顾艳萍女士分享自己的感悟。通过活动,现场和云端的观众都加深了对和谐管理理念的体悟,进一步的指导学业、工作和人生。


和谐管理理论的创立历程

“在错综复杂的声音中,我们将如何坚定信念,笃定前行?”在活动现场,席酉民校长分享了自己创建和谐管理理论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在席校长对自身求学经历妙趣横生的讲述中,我们得以了解到,和谐管理理论并非一蹴而就,和谐管理理论在应对内耗等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臻于完善。面对世界嬗变,科学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世界需要包含人文因素、更具整合性的理论指导。因此,和谐管理理论提出了一套应对复杂世界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理论框架,包括愿景和使命、和谐主题、和则、谐则及和谐耦合、和谐领导、和谐扩展等核心概念。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发展与和谐管理理论紧密相连。席酉民校长讲述了自己和团队同事如何推动西交利物浦大学发展的经历,使得观众们能够从西浦建立的历程中加深对和谐管理的认识。

和谐管理如何应对无处不在的内耗
在社会发展当中,内耗无所不在。人们如果没有准确的人生定位,就很容易受到内耗等的影响,举步不前。席校长讲述了理论构建的三种境界:树篱笆桩子、编篱笆、修补篱笆。树篱笆桩子是最难的,想要建一个篱笆,一部分学者会研究篱笆存在的问题,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运用系统理论带领团队完成理论创建工作。和谐管理理论创立属于这方面的努力,通过对现实的研究,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将内耗进行合理运用,使得人们能够在不确定的人生中形成正确的方法论来构建行为方式。内耗的解决在人,因此,解决内耗是独立走向人生的第一步,和谐管理理论融合在西浦的教育理念中,为学生和家长打开了一扇新窗。顾艳萍女士表示,在和谐管理理论研究的指导下,自己能够在复杂的工作中找到真正的方向,在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并且在校外导师的工作中加深了这一体会。席校长和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互动,为大家解答了一系列关于人生和发展的问题,使大家获益良多。

和谐心智——和谐管理理论构建的体会与延展
针对和谐管理理论的体会和延展,席酉民校长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首先,由一个提问引出大家的思考——
“什么支配着你的决策?”席校长表示,人的行为总是要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人的意志又受到很多原因的支配,只有确立正确的“心智”,才能在变化中屹立不倒。“心智“即为人心中对事物的认知梳理和判断能力,只有掌握平衡,和谐思考,才能利用正确的”心智“来指导人生选择。数智时代的社会已然来临,我们都将面临着世界观的转变,面临当下心智到复杂心智的过渡,和谐管理理论将成为其处理复杂问题的基本逻辑,在和谐领导下的方向感 (Sense of Direction),双元理性 (Dual Rationality),动态优化 (Dynamic Optimization),使得人们在文化及人际思考,程序及步骤思考的过程中更为策略性,系统性,从而应对复杂性问题。立足未来,和谐管理理论将利用系统整体观、演化观帮助人们分层次、分阶段地精细地认识事物、把握问题所在。其问题解决思路(“主题导向下和则、谐则进行耦合”)将为人们提供方向导引、促进不同利益主体形成共识,并形成协作型的问题解决共同体与方案,进而,在和则、谐则耦合互动基础上形成多元主体的共生生态系统。人们将在实践中,找到和谐主题思维的方向感,利用和谐心智,开放包容,并进行持续反思,逐渐成为有复杂心智和竞争力的世界玩家。

精彩洞见


“在求学的过程中,不在于你获得了什么,而在于这个机会让你成长了什么。”

“这个社会的认知是多种多样的,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而且往往不正确的声音要比正确的声音大,所以你怎么坚守自己的想法,清醒地保持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就变得特别重要。”

“解决矛盾就像建篱笆,真正创立理论的人,就是树篱笆桩子的人,但这类人太少了。当有人把篱笆桩子树完之后,绝大多数的学者是在编篱笆,更大一部分的学者在研究篱笆哪里有洞。”

“在这个世界,你不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但你能做到的是:通过努力证明自己,让反对你的人都觉得放弃你是一种遗憾。”

“不只是学生,老师也要学习。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老师也要加快转变自己的观念适应新变化。因此,所有人都需要学习。”

“面对未知的未来,首先要有审辨式思维,就是遇到任何东西先否定它,再肯定它,如果能肯定的话,其次就是批判性思维,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你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接受它,而是分析它,鉴别它。”

“虽然你可能还没有对世界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走弯路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如果你能及早的对人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就能少走弯路。"

“当你确定了目标,再去为之学习和努力,你就能进一步利用知识来进行批判,分清对和错。当你越来越有造诣的时候,你就能提出新问题,再去进行新的研究和批判。”

席酉民 校长

2020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