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3日
10月31日,在世界城市日(World Cities Day)全球纪念活动之际,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中国城市即使是在经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期间,也仍然在关注可持续发展。
近日,西浦正式成为联合国人居署旗下项目Habitat UNI的合作伙伴,期望通过联合国人居署的交流平台与合作网络,能够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Habitat UNI项目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大学之间的合作,促进可持续城市的发展。
西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Christian Nolf博士说:“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已经走过了四十年,建设可持续城市的重要性现在已经显而易见。”
Nolf博士解释说,可持续城市的定义是在人类居住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长期平衡。
根据可持续城市的定义,Nolf博士指出了目前中国城市的优缺点: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构建紧凑,规划合理;但是,很多城市是基于标准模型进行规划的,这导致城市区域是依据功能来进行划分的,并且相似程度很高。
Nolf博士说:“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接下来所面临的挑战是让城市更具整体性、灵活性和地域特色。”
徐蕴清博士是西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副教授,也是西浦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主任。她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呼吁的先锋。”
“但是在以前,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正在经历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徐博士说道。
“现在,中国认为发展可持续城市和提高发展质量息息相关,并强调了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重要性。”
这样的城市发展理念也呼应了今年世界城市日的子主题“珍视我们的社区和城市”。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当地社区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在中国疫情暴发期间,我们一直在利用社区的各类功能。我们发现,未来在社区层面上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提供医疗服务、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包容性、在社区内打造公共空间、就近提供便民服务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等。”徐博士说。
“这不仅考验问题出现之后城市应对危机的能力,而且需要强化预测和预防机制。”徐博士说,“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我们也在探索不同的规划方式和设计工具来促成这种新的变化及其背后的运行机制。”
建筑与设计系主任Gisela Loehlein教授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联合国人居署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西浦的研究人员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包括出版物、数据产品、科学信息、实习机会和其他培训、资源相关工具。
建筑与设计系的董一平博士作为西浦和Habitat UNI的官方联络人表示,这样的合作关系为西浦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开展更多对话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她指出,在研究、教学和实践中探索可持续设计是中国建筑领域反映出的新常态。
她说:“我们开展的对话也有机会进入联合国人居署的新城市议程。”
(记者:钱懿 翻译:唐可 编辑:寇博)
2020年1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