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联合举办2020亚太地区古建研修班 助力长三角地区遗产保护

2020年12月17日

2020 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研修班暨长三角地区古典园林人才研修班于12月5日开班,通过为期9天的授课,以“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地方可持续发展-苏州园林研究的历史与方法及其遗产价值的观念与维度”为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本次研修班由西交利物浦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WHITRAP Suzhou)联合主办,是继2018年双方签署科研合作备忘录后第二次合作开办研修班。

本次研修课程的总策划与学术召集人,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与设计系副教授董一平博士表示,遗产资源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与重要体现,如何通过建成遗产的保护以促进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环境保护在当下城乡发展语境中的重要议题。源远流长的传统园林与历史城镇、文化以及景观紧密交织,也是建成遗产的重要类型。

“通过本次研修班,我们希望推动对苏州园林历史研究的回顾,以及历史研究和遗产价值之间的互动。”董博士说。

遗产观念本身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和扩充,更新目标的建成遗产与地方发展的互动之间提出了新的议题。“自从1997年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这二十多年间,我们对园林价值的观念和认知是否有了新的变化,也是我们希望在这次研修班上探讨的议题之一,”董博士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轮的学习,利用新的技术,更深刻地理解和阐释苏州文化,以及苏州园林具体的遗产价值。”

除了对园林本身的历史和遗产价值的研究,本次研修班也探讨了园林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董博士表示,苏州作为‘百园之城’,园林的发展不仅仅是以旅游业态为主,同时也是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这次研修班中,也希望参与的学者能够去探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园林与周边的社区产生了怎样的互动。”董博士说。

长三角地区的江南古典园林拥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遗产价值,通晓相关领域的人才需要迫在眉睫,尤其需要在遗产地管理人员、保护实践者与研究者中,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与聚焦性的专题讨论与互动,培养相关的高水平复合性综合研究者与实践者。

据董博士介绍,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学者和学院都具备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等相关学术背景,其中一些更是遗产地的一线工作人员。“经过密集的训练和练习之后,学员对苏州园林和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都能有更深入的认识。”董博士说。

经过报名和筛选后,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学员参与了本次研修班。培训课程由多种教学模式组合而成,包括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课题讨论等。教学团队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意大利罗马Sapienza大学、东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WHITRA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地区机构从事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教师组通过留园、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网师园、艺圃、拙政园、怡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等遗产园林的实地考察与深度解析现场课互动与深入的理论研究与聚焦性的专题讨论并行,学员们则以艺圃作为案例园林探讨了传统园林遗产保护的普遍与特殊问题。

出于防疫考虑,本次课程还探索了线上与线下、讲堂与现场的无缝结合的融合式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实时课程转播,让因为疫情影响不能到达现场的教师学员,同时与国内外学者进行线上互动交流。此次园林遗产的研修课程使来自全国各地的遗产地管理人员、保护实践者与研究者,对苏州园林的遗产价值、设计理念、日常管理有更全面的了解。

(记者:钱懿)

2020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