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遗产与社区 设计学院跨学科工作营在双塔社区展示成果

2021年07月12日

7月4日,为期一周的“探寻双塔的遗产与社区”跨学科工作营落下帷幕,并在双塔市集、罗汉院双塔、双塔影园进行了成果展示。

本次工作营由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发起,通过与苏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双塔市集、吴都智库以及周边相关单位的合作,聚焦 “遗产与社区”的主题,以多学科与多视角的方式研究双塔的建筑与街区历史,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双塔社区的生活本身。工作营以不同主题邀请学生探索双塔地区层累的历史及其城市文脉,并为之赋予新的活力。

本次工作营共有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同济大学共40多位师生参加。在火热的一周里,各组导师与同学们深入地体验、学习、记录、研究这一街区丰富的历史与遗产、社区居民对双塔的认识等课题,并以各种创意再发现与创作出与居民互动的设计性案例。本次成果展即为工作营各主题研究的集中呈现。

主题1:穿越双塔

导师: David Vardy (建筑) | 助教: 王建轩 (建筑)

成员: 原禾菁、张扬、陈凯航、范倩

双塔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反复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历史层累。通过制作或重新建立切口,他们创造性地建立起新的联系、理解和记忆,并借助投影仪用新的层累揭示旧的。

投影装置放置在两个地方。一处是双塔影园门口的墙面,另一处是双塔市集“味道平江”牌匾下面的出入口处。

“在双塔影园,我们以在墙上开窗的方式,展现了建筑背后的历史,引导人们去思考过去。投影动画共有三层,从窗框到人物活动到环境背景,用这样一层一层的深入,将人们的目光从现在引向过去。”小组成员张扬介绍说。

“在市集入口处,我们将河边的台阶与河水移植到经过改造的双塔集市,并用光影的虚拟方式呈现,试图唤醒人们对于河道的思考与记忆:船夫捕鱼,农妇浣衣,货郎贩藕,孩童嬉戏……这处“切口”连接起的是繁华的集市与式微的河流,也是新生活方式与旧生活图景的微妙回忆。”小组成员范倩介绍道。

主题2:Twin Team “人形”双塔

导师: Vicente Esteban (工设)

组员: 申唯真、倪佳瑛、王柏峻、王宇梁、王雨萌

“人形双塔”项目使用公众参与的方式,通过社区居民进行共同设计来“人本化”双塔。居民与双塔相关的各类物件、故事、绘画等,将会成为展现双塔社区的丰富材料。

“我们在做采访时发现,不是所有居住在双塔附近的人都熟悉双塔。其中有些人不了解、没去过、甚至不知道双塔的位置。周围的老人们都对双塔充满了情怀,但小孩子们都不曾听说过双塔的故事。周围的街道充满了越来越多的新住户,他们对双塔这个近在咫尺的古建筑一无所知。”小组成员倪佳瑛说。

“在我们举办双塔印象的绘画活动时,双塔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很多人表示以后会去参观双塔,有些人通过看我们的海报来描绘双塔。人们对摆在市集前的活动充满了兴趣,也有家长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活动。”

小组成员认为,社区的人们需要更多的参与性活动,来帮助他们创造、互动、重新设计,让社区变得更好。双塔已经是一个美妙而活跃的社区,如果社区能与机构、艺术团体或慈善机构有更多的接触,它可以变得更加有趣。

主题3:场所感知—双塔温度 驻足邂逅

导师: 王怡雯 (城规) | 助教: 刘梦川 (城规)、李佳忆 (城规)、黄斐然 (同济)、Mohammed Lawal Shaibu (城规)

组员: 张钟琰、陈琦玥、谢依庭、赵思祺、缑经宇

在政府改造传统菜场的政策下,双塔市集成为一处重要的“场所”,游客能在这里遇见本地社区,窥见苏州的生活方式,品尝当地小吃。他们采访了菜场的摊主、顾客以及游客,从中发现社区的兴趣点。现场摆放了1/200的模型和涂鸦墙来呈现双塔社区的社会交往和场所,让来往参观的人群进一步改写对于双塔的印象和感知。

“我们先将采访收集到的信息呈现在模型上,不同的行动路径和活动节点叠加在一起,显示出了双塔社区中具有活力的场所,并且希望通过这个社区模型来引发人们对双塔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的再思考。”小组成员陈琦玥说。

“我们同时也让市民和游客把自己在双塔社区的活动轨迹在展板上标注出来,写下自己对这片区域的感受,并贴在我们的展板上。通过这套非常具有交互性、娱乐性的装置,我们试图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公众参与的环境,让人们加入到创建‘以人为本’的社区这一过程中来。”小组成员赵思祺补充。

“作为规划者,我们更多关注本地社区的需求。遗产不能简单的理解成纯粹的人造物或者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人们对于场所的感知和记忆。我们希望在工作坊中以互动形式与居民和访客对话来理解社区,并且激发他们对社区的关注与再发现”,小组成员张钟琰解释道。

主题4:織夢雙塔

导师: Claudia Westermann (建筑) | 助教:邓斯琪 (建筑)

组员: 秦子健、姚悦诚、王思睿、高欢悦

“織夢雙塔”将编织的潜力看作一种空间实践。他们从双塔社区收集有关社会生活的故事,并探寻其与遗产相伴的意义是什么。在双塔附近的公园里,他们采用竹棍、草绳和竹篾等材料编织装置,整合收集到的故事,图像和音频材料。这一装置面向公众开放,居民们仍有可能为其增添新的故事。

小组成员王思睿介绍道,“编织”一词在历史中存在一种隐喻——帮助难以发声的人表达心声、传递他们的故事。“双塔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除了其本身,其周边环境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也值得我们研究。作为大学生,我们团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双塔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心境变化。我们期望通过这种非干预的观察方式来找寻当代居民对待双塔文化的态度以及社区与双塔的联系。”

他们把苏州码子作为设计的一部分,希望让苏州码子重新融入到双塔社区的生活中。“字阵的整体编排遵循了编织和重组的概念,灵感来自于中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版式。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当地居民心中封存的旧时记忆,增强双塔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传统古建的保护意识。”小组成员姚悦诚说。

小组成员秦子健介绍道,方形框架结构起到景框的聚焦作用,引导人们的视线向指定的方向聚集。我们用帘幕遮蔽亭子的南侧,让原本抬头可见的双塔“消失”,人们只能在东侧一系列方框尽端放置的镜子看到双塔的倒影。我们希望以“失而复得”的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双塔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

北侧的方框则用老照片、扬声器和可供涂画的白纸填充,人们将一块块框架拉出的同时实现与双塔历史和现实的互动,并在此完成自己的创作,以此编织双塔与社区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这个装置在建设过程中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驻足观看和发问。在往来交错的人流中,他们欣喜地看到一种潜力:一个小小城市空隙中的空间装置,也在努力编织一个个有关历史遗迹和社区生活的新的故事,生发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记忆。

主题5:双塔舞台——结构阅读与类比参与

导师: Adam Brillhart (建筑) 、张洁 (同济)

组员: 许亦源、刘雨蘅、詹咏琦、韩笑霏、杨尚璇

“双塔舞台”项目希望跨越主观参与与客观研究之间的鸿沟,将逻辑研究变为直觉表演,分为两个部分:1)对双塔社区的结构阅读,通过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研究理解主要元素和居住区域是如何形成这一区域的;2)双塔社区的类比参与,用图绘、表演、摄影等手段,选择一个角色再演绎双塔社区。

如果一个社区遍布历史遗产,很有可能大家的关注点都在遗产本身,而周边的社区变得黯淡无光。他们将关注点转向社区,发掘社区自己的空间表达和呈现方式。同学们游走在双塔社区,发现这里的住宅、街道、窗户、门口、地面、植物,更好地理解双塔下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空间的尺度,同学们一次次走进双塔社区进行测量、拍摄、录制。我们选择了以海报、小册子和贴纸三种方式来展示图像信息,以互动按钮来体现声音的部分,通过五个层面重新认知这个社区。”小组成员詹咏琦说。

“这里的一物一景对居民来说是离他们最近的生活,近到他们不会再去特别关注这些事物。而我们所做的,正是把这些他们身边的事物展现出来,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生活的这个社区。”

主题6: 双塔城市历史景观研究

导师: 董一平 (建筑) 、张澄 (土木) 、温静 (同济) | 助教: 王早早 (城规)、黄宏 (土木)

组员: 唐名扬、邱媛媛、周啸林 、杨文韬、杜亦阳、吴宜

“双塔城市历史景观研究”项目针对双塔作为历史地标、宗教场所和社区中心的不同历史研究,采用3D扫描、历史地图、文献研究、居民记忆来再现这一城市历史景观的丰富性。他们希望通过双塔不同历史时期的视觉化再现,来定义双塔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认知边界。

“我们小组的研究重点是对历史景观的再现,这不仅是通过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实现物理意义上的重现,也是对历史信息的解读和转译。不论是在建筑尺度对历史事件的再解读和空间塑造,还是城市尺度对空间意向的拼贴转译,我们的研究都力求在紧贴历史时间、空间和文化的真实性的同时,加入我们个人的思考,以此让它们由零散的事件、结构,串联成生动的、可读的视觉化表达。”小组助教王早早解释道。

“我渐渐认识到,遗产与社区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不仅仅在于加深居民对遗产本体价值的理解,还在于加深社区居民对于遗产的记忆。”小组成员杜亦阳说,“看到社区的居民和游客们都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分享或是创造属于我们共同的双塔记忆,我感受到了记忆的力量,这让我十分感动。”

(供稿:设计学院 编辑:钱懿 摄影:钱懿)

2021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