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学者:如何以知识转移促进跨区域飞地合作

2023年05月12日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地区,通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进行跨空间的合作开发,从而实现两地资源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合作模式。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跨国“飞地经济”合作的典型案例,其非凡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来自新加坡的知识转移。

然而,跨越行政区域的飞地经济面临着制度环境、发展阶段、条件和经验等各种差异,如何保证合作的意愿和成效也是挑战之一。互补合作是飞地经济的前提,而有效和持续的知识转移也是其关键所在。目前,仍少有研究采用知识转移的理论视角,从两地长期动态合作的内生机制,分析飞地发展的规律和障碍。

由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主任徐蕴清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近期发表的论文中构建了适用于“飞地经济”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并以具备飞入地与飞出地双重身份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解读两次合作中发生的知识转移,比较和总结影响其转移和迭代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策略建议,为高效可持续发展飞地经济探路。

(飞地经济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知识转移与飞地经济

徐蕴清博士介绍道,知识转移是指通过跨组织或个体,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知识从一个社会主体转移到另一个社会主体,以达到知识共享和创造的过程。

她说:“在跨组织、跨区域合作中,如何通过有效的知识转移,促进知识水平提升,成为实现组织整体优化、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将知识转移体系纳入到飞地经济研究之中,不光有助于培育两地主体之间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使飞地园区具备持久的学习升级与发展活力,还有助于挖掘飞地合作的内在逻辑规律,及其带动资源、资金和产业等作用关系,继而为在国内外持续的转移和本地化、升级和再转移以及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贡献突出作用。”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的优秀经验,持续推动“软件转移”将近30年,并在商务部2022年发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了七连冠。同时,苏州工业园区从2006年开始以“飞出地”的身份在市域内、省内外、境外发展区域合作,建立了包括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苏通产业园在内的10多个飞地园区,形成了一批实践样板。

苏州工业园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官网(图片来源: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官网)

徐博士表示:“我们选择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知识转移的角度,根据前文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从转移情境、主体特征、知识属性、交流媒介四个方面重点剖析其中的可复制经验,以便为飞地经济在国际和国内的广泛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体系化指引。

“未来,如何通过飞地经济构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优势,还需要从知识转移角度开展深层次的研究以及广泛的案例调查,助力苏州更好地‘走出去’,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通跨区域资源通道;同时促进园区不断总结自身价值、扩大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打造‘无限园区’。”

研究团队就如何促进飞地园区的知识转移提出了四点策略建议,包括科学选取飞入飞出地,奠定互信合作关系;培养双方转移意愿,充分调动主体积极性;提高知识输出与吸收能力,发展多元化转移方式;树立全周期概念,提高知识转移可推广性。

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徐蕴清博士、西浦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科研助理窦西其、西浦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陈雪。该论文《国际知识转移视角下的跨区域飞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从飞入到飞出的知识转移和迭代》已在中文核心期刊《城市发展研究》(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3.762)上正式发表,该研究由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供稿、部分图片提供: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 编辑:钱懿)

2023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