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人文社科学院毕业生获省级毕业论文奖项

2023年09月15日

近期,在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专科毕业论文评定结果中,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社科学院2022级本科毕业生叶林荣获三等奖。目前,她已完成了杜伦大学的市场营销硕士学位的学习,并计划在本月前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继续攻读全球传媒与传播硕士专业。

叶林毕业于西浦传媒英语本科专业,她的毕业论文《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对不同类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偏好:相互依存的自我建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作用》(Explaining the preference towards different typ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message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The role of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nationalism, and patriotism)深入探讨了中国市场环境下,数字企业社会责任(CSR)传播与消费者自我建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

叶林从大三开始就对市场营销和企业传播非常感兴趣,这也是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职业目标。同时,在她进行毕业论文选题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心痛、无奈的事件,引发了她对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深刻思考。

她表示:“从新疆棉事件引发的集体抵制H&M,到河南洪灾期间对鸿星尔克的‘野性消费’,这些事件都展示了民众因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情绪而导致的一系列连带性消费表现,而社交媒体则是这些变化中的‘催化剂’。因此,我决定研究中国消费者在这两种主要态度下,对社交媒体上不同企业传播信息、尤其是与国家相关与否的信息的看法。”

在研究中,叶林结合真实企业CSR传播案例,将CSR相关营销材料分为了三大类:基于个体的CSR信息,一般语境下基于集体的CSR信息,以及中国语境下基于集体的CSR信息。

“具体而言,我的研究表明,消费者的依存性自我建构程度越高,即集体主义观念越强,就越倾向于接受和支持CSR内容。此外,当消费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时,对于不论是一般语境还是中国语境下的CSR信息,都抱有很高的支持态度;而当其拥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时,对于一般语境下的CSR信息,尤其是由海外品牌发布的面向国外社会的CSR信息,则可能表现出负面支持效应。”她谈到。

从实践角度看,她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品牌和企业制定更为实用的CSR传播策略。叶林进一步解释道:“由于东亚地区普遍倡导集体主义观念,消费者通常对社会问题持有高度关注,因此CSR可以成为企业和品牌的有效传播手段。然而,企业需要注意中国民众广泛存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不得触碰消费者的‘高压线’。”

谈及自己的做研究的经验和建议,叶林认为,在本科期间做研究遇到问题和困难其实非常正常,只要能够在意识到问题后与导师积极沟通并尽力想办法解决。相较于最后的研究结果,研究过程才是毕业论文的评估重点。

“另外,传媒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分支,我的建议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传媒方向和关注的社会议题结合起来,阅读一些相关论文,往往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接着再进一步细分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

“如果在研究的过程中感到迷茫,或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别忘记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都是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作为学术新人,请尽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她说。

叶林还特别提到了她的导师Simon Schweighofer博士对她研究的重要支持。她表示:“Simon一直以来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在选题方面给了我足够的自由度。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他都愿意花时间与我深入讨论,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在研究完成后,Simon也主动询问我是否愿意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并帮我改进了现有的分析模型,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可以说,他是我学术生涯中最支持我的导师之一。”

Simon Schweighofer博士于2020年加入人文社科学院的媒体与传播学专业,担任定量研究与分析助理教授,研究重点是在线数据、社交网络和政治极化根源。在Schweighofer博士看来,叶林拥有十分珍贵的独立设计一个完整研究项目的能力。大到研究问题和设计,小到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细节,她所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能像钟表一样完美配合。

“她的论文思路清晰、言之有物,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很少遇到的。与她合作非常愉快——我们的会议经常因为我们无法讨论完她所有有趣的想法和有见地的问题而超时。叶林既有创造力又有条理,既自信又有自我批评精神。这对于未来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完美的性格。”

 

记者:顾已一

编辑:钱懿、顾已一

2023年0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