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张彬之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2022届毕业生。2016年,他踏入了西浦的大门,学习应用数学专业。然而在书本和公式之外,他发现内心深处对摄影的热爱逐渐萌芽。一年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专业学习影视制作。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他与影视摄影与制作的首批学生一起踏上了这条未知的道路。
张彬之的转变不仅是学术上的选择,更是对内心呼唤的回应。在影视艺术学院,他全面接触了影视制作的各个方面,从剧本创作到摄影,再到剪辑和后期制作。在大二的一门纪录片课上,他和同学组成团队前往宜兴拍摄了一个关于瓷器修复师故事。这部纪录短片获得了老师肯定,同时他发现自己对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有着特别的热情。从那时起,激发了他对纪录片制作的热爱。
《上岸》海报
然而,真正让张彬之崭露头角的,也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毕业作品《上岸》。这部纪录片讲述了2020 年中国政府出台禁渔政策后,鄱阳湖渔民生活变迁的故事。
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张彬之曾利用间隔年在各地采风,他去过马来西亚、台湾、青海、四川等地,拍摄一些当地的视频和照片,为之后的作品积累一些素材。而《上岸》的灵感就来自于他的采风经历。
张彬之采风时拍摄的照片
“我在鄱阳湖采风的时候看到湖边立着一个大牌子,写着‘十年禁渔,渔民上岸,为了子孙后代造福’之类的标语,觉得挺有意思,就决定深入调查背后故事,”他说。
从前期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他独立完成了每一个环节。在凤凰卫视进行暑期实习的间隙,他也充分利用起来去坚持拍摄。“因为时间很赶,也为了捕捉更多生活细节,我会吃住在渔民家中,”他说。
《上岸》剧照
《上岸》获得了慕尼黑新浪潮短片电影节最佳学生电影、多伦多独立电影制作者节最佳初次创作、第11届伦敦季度电影节最佳学生短片以及东京、伦敦国际月度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这部作品成为了张彬之在西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展示了他对摄影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昭示了他对讲述中国故事的强烈愿望。2023年9月,张彬之前往伦敦大学学院继续深造,攻读民族志与纪录片专业,继续他的纪录片学习探索之旅。
伦敦大学学院校园
提到在伦敦大学学院的学习体验,张彬之坦言:“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合作,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以及小班教学、项目合作的形式跟我在西浦的学习氛围是很相似的,让我感觉亲切又熟悉。”
“在伦敦大学学院,我有幸与来自国内外高等影视院校的同学合作。但我发现自己在专业素养上毫不逊色,甚至还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他们。”
张彬之对于专业的自信得益于本科期间理想的学习环境。西浦影视艺术学院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先进设备和强大的教师阵容为他的专业技能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西浦影视艺术学院丰富、实用的专业课程与我的职业目标完美契合。学院的一切都完全符合我对一个影视学院的预期,”张彬之说。
《家归何处》海报
结束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后,张彬之回到中国拍摄自己的硕士毕业纪录片《家归何处》。这部关于“拆迁”的作品延续了他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关注和深刻洞察。该片获得了伦敦独立电影奖最佳学生纪录片、逐月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和普里斯玛罗马独立电影奖最佳短片(最终名单)。
如今,张彬之站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怀揣着对纪录片制作的梦想和热爱,他期望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和创造,讲述更多触动人心的中国故事。
(记者:李雯祯 图片提供:张彬之)
202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