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专访|顾可颖:跟上节奏,主动出击,放平心态

2024年01月18日

大家或许刚刚结束了早9晚10的Reading Week,经历了一箩筐笔记抓不住重点,“女娲补天”效率不高的复习困境;也面临着各种上千字essay DDL直逼,却无法理清头绪搭建逻辑框架的“秃头”时刻。为此,HSS邀请了来自于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连续三年学校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同时也是23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大四学生顾可颖,来看看她在日常学习,考试复习,essay写作和科研经历上的通关秘籍吧!

Q1为什么在众多专业中选择了国际商务英语?
我更喜欢国际商务英语这样既涉及商科也涉及英语的跨学科的专业。再加上本身的英语基础较好,对语言方面也很感兴趣,所以也愿意去学一学。

Q2国家奖学金对你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建议学习学妹们可以为国奖做哪些积累和准备?
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回到高校当老师,国奖评选对我进高校的职业规划是有利的。申请国奖的话,我觉得首先就是成绩。其次就是多参加一些科研吧。我觉得我能评到国奖的一大理由就是我有比较丰富的科研经历,平时可以多和系里的老师聊聊,主动问问老师们和身边正在做项目的同学朋友们有没有什么项目需要招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或者志愿者。

Q3与高中相比学习方法和思路上有没有什么转变?采取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 ?
到大学会发现其实我们学的东西还是比较广泛的,高中记笔记的方法就不太适用了,效率不高。其实我大学的学习很容易就会陷入一种困惑,会疑惑老师这个礼拜这节课的内容和之前学习的关系。但是如果自己有一个脉络的话,我就会知道老师大概是怎么样的教学思路、这个礼拜的知识和上个礼拜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如果只是记笔记的话就不能达到全局性的一个联系。于是我就开始用思维导图梳理我的学习逻辑。我会在课后再根据老师的PPT来梳理课堂内容,而不是老师一边在讲我一边记。我在一整张导图上面把重点用深色标出来,当我最后来回顾这整张 map 的时候,我关注的都是深色 highlight 出来的东西,这样整个脉络体系在脑海里面会留下很清晰的印象。

Q4对于要考试的科目你有什么学习的技巧和建议?
我是考前突击型选手哈哈哈。我会在考前三四天开始狂看那门课,把 PPT 过一遍,把重点找出来,押题猜一猜老师可能会考哪些题。另外还会组织一些厉害的好朋友一起复习,我们可以互相请教、实时讨论遇到的问题。我有一些其他专业的朋友常年会在图书馆固定楼层学习,我也会在考前时间比较宽裕的时候加入他们,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氛围。

Q5对于写essay你有什么心得呢?
我会先构建一个大的论文框架。但并不会说在开始前去读特别多文献。我认为重要的,首先就是你的idea,如果平时认真听课的话,仔细想想一定会有自己关于这篇论文的idea。有想法过后,我才会再开始找文献验证我的idea否可行。如果还是不确定的话,就去约office hour咨询老师,讨论一下这个想法的可行度。例如我的方法论部分是否还能改进。而我不知道该如何推进的时候,我也会发邮件询问老师有什么推荐方案或者理论可以添加进去。

Q6在学习过程中,学院和学校有什么资源可以借助来帮助更好的学习? 
HSS每学期都有很多次Research Seminar。学院经常会请到一些非常厉害的学者或者行业资深前辈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课题。老师们会在楼里会张贴海报,HSS公众号上也会发布海报和相关信息。我看到感兴趣的题目的话,就会去听一听。比如近期一个来自北京大学的学者,他研究的东西和我目前的一门课的作业相关,也是我未来想要发展的领域,我去听了以后,发现对我的课和作业,甚至是未来发展道路都受益匪浅。

Q7为什么想到去尝试科研?科研有哪些日常和收获?
我到大三下学期时还是0科研的,但身边有申请到哈佛的学长的经历告诉我应该尝试积累科研经验,为申研做准备。因此我开始去主动地寻找一些科研机会,包括主动去问老师、多关注学校邮件之类的。帮老师做科研有很大的收获。从一开始学生和老师之间可能还比较客气地通过邮件沟通,到后来和老师们加上微信,日常我可以非常 Chill 地和老师唠唠嗑,沟通人际关系。比如前段时间我的FYP用了一个比较偏的方法,但我不太确定这个方法可不可行。然后我就去问了我的科研导师,其实她并不是我FYP的Supervisor,但她还是会很热心地告诉我,我们学院还有一个和我用同样研究方法的老师,推荐我去找一找这位老师。我觉得这种能够丰富自己人际关系和学术经验的经历还是比较宝贵的。

Q8你是如何平衡生活与学习的?
我不忙着学习的时候就多出去玩一玩,如果忙着学习觉得学得要晕倒了,也要出去放松放松。如果是两个ddl间隔比较长,就像我这周末,我就自驾去大玩了一圈。如果时间比较紧,想小小放松一下的话,就跟朋友出去吃个饭按个摩。

(记者、编辑:顾已一  徐子涵)

2024年0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