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弱AI”到“强思考”:西浦学者带你走进AI成长的“秘密花园”

2024年05月22日

“机器能思考吗?”

图灵在1950年提出的这个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AI)的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后,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生成式AI的兴起,人工智能的使用门槛被进一步降低,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但一些忧虑也随之而来: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有思想的个体?是否会超越人类?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苏州交通广播、苏州儿童广播联合推出了“城市课堂”第三季首期课堂,西浦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来自马来西亚的林永义教授以“AI小侦探:破解生成式AI的奥秘”为主题,从人工智能的现状切入,与18名苏州中学园区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畅聊人工智能在交通、医疗和教育等现代生活方面的应用,并着眼未来,探讨作为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并合理利用这些技术,提升自己。

(图片说明:西浦机器人实验室)

课堂在智能工程学院的机器人实验室展开,这里是进行机器人运动控制相关研究的场所。同学们亲手操控仿生机器人、观看工业机械臂精准作业,沉浸式体验了这些发展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产品。

(图片说明:机器狗和仿生蜘蛛机器人)

正在变强的“弱AI”

“目前,常见的人工智能产品几乎都属于‘弱AI’,即专注于执行特定任务或解决特定问题的智能系统。这些系统在某个领域或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并不具备感知、思考之类的自我意识。”林教授解释道。

“例如扫地机器人,即使它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实质上也只是根据预设的程序和算法来完成单一的清扫任务。”他补充道。

(图片说明:林永义教授)

林教授表示,弱AI虽然有局限性,但它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家们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拓展人工智能的边界,推动人工智能向高层次发展,获得更高级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及决策能力。

林教授指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生成式AI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不仅能够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还能通过学习和思考创作出全新的文字、图像和音乐等不同形式的内容。这种创造性的智能表现,正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挑战”生成式AI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NI多功能创新实践工程中心,同学们参与了一场AI小测试,用生成式AI猜谜语和作画,亲身感受其与众不同。

“生成式AI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它的一大特点就是会创新,可以生成以前从未存在过的内容。”林教授介绍道。

他表示,这一成就源于数据量和算力技术的巨大进步。数据是智能系统学习和改进的基础,那些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都是从数据中获得的,而算力的提升则支持着智能系统的高效运行,让它能够处理更多数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要求我们具备更高的判断力,正确地理解和评估其输出结果,不依附于它。同时,我们也要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领导它向前发展,勇敢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林教授总结道。

课后,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一四班的王磊同学表示:“老师在实验室里演示了用机械臂精准抓取积木并搭建小房子,我觉得非常新奇,这是很难得的体验。我对人工智能的不同分支有了更直观、详细的认识,期待未来能够深入了解这个领域。”

本期城市课堂于5月18日在看苏州APP、苏州交通广播视频号和苏州儿童广播视频号进行了同步直播,并于直播当天获得了近37万的观看量。该课堂现已同步上线西浦学习超市平台,欢迎观看

 

(记者:金画恬 摄影:顾已一 )

2024年05月22日

开启“芯”旅程 西浦学者在中小学课堂畅谈芯片的诞生
校园与社区

开启“芯”旅程 西浦学者在中小学课堂畅谈芯片的诞生

什么是芯片? “是机器人的核心。” “是电子产品的心脏。“ “是机器人的大脑,可以操控它。“ 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的赵春博士在课上抛出的这个问题,获得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