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2024年6月19日,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与海之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之韵”)联合举办了设备捐赠及剪彩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建设的浮码头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合作项目不仅是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科与实践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更是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融合式项目教育的新探索。
科研与教育共融合作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商务拓展经理徐方知介绍道,双方的合作开展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海之韵位于太仓市智汇谷·科技创新园,与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校区仅一街之隔。同时,智汇谷边的洙泾河直通校区内的人工湖,这又形成了独特的“水的联系”。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的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与海之韵的无人船项目有许多契合点,这促使双方在2023年12月的首次会谈后迅速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此次合作项目包含科研项目合作、融合式教育项目合作、校外导师制和人才培养四个主要模式,旨在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海之韵作为无人船领域的国家领军企业,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经验。在科研项目合作中,学院能够与海之韵展开横向项目合作,同时也可以联合企业与政府寻求纵向课题的开展。而海之韵在无人船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得在联合申请纵向课题时具备更大的可能性和优势。
其次,海之韵还将为学生量身定制无人船相关课程,涵盖从基础知识到实训操作的全方位内容,包括数据收集、筛选、清洗和存储,以及实验室远程操控等多个环节。这些课程将贯穿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从本科到博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助理教授刘洪斌博士介绍说:“本科阶段,通过开设与海上智能系统相关的选修课程或实验课程,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研究与开发,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还会把相关科研项目引入到毕业设计中,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至于研究生与博士阶段,我们将设计专门的研究课题或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多船协同控制、动力定位等复杂技术,并鼓励他们在这些领域做出原创性的学术贡献,提升其学术影响力。”
技术应用与实践
这次合作不仅限于教育和科研层面,还涵盖了技术开发和应用实践。浮码头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浮码头(如上图)由海之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与西交利物浦大学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共同建设,自2024年6月19日起投入使用。浮码头内停靠的科研双体无人船【R830】,不仅可以用于控制算法、规划算法、感知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的开发与测试,还能构建从前端到后端一体化的工程测试平台。其中应用了许多前沿技术,如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机艇协同控制等。而这些技术将通过实验室实践、项目开发和研究合作的方式融入到教学方法中。
海之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孙志坚博士也表示,“希望能够以此为基点,共同推进高校与企业间的深化合作,将高校先进技术研发优势与企业产业优势相结合,全力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学生的创造力和未来社会的竞争力。”
智能航运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
这次与海之韵的合作,将双方的优势资源有机结合,为智能航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和实践前沿技术的机会。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为智能航运技术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刘洪斌博士期待:“通过此次合作,可以打破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模式创新,为未来智能航运技术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