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移民计划”启动! 西浦学者化身“移民局女局长”带领中学生追寻“第二个地球”

2024年06月05日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人类也许并非是孤独的智慧生命?在星辰的海洋中,又是否可能隐藏着另一颗星球,与我们的地球一样,孕育着生命,甚至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的家园?

庞晓莹博士和助手009林佳琪

寻找第二个地球,不仅仅因为干旱、洪水、强台风、强对流、森林大火等迫在眉睫的气候变迁问题,更是出于人类内心的“不甘寂寞”。

早在宋末元初,哲学家邓牧就提出“虚空本也,天地犹果也;虚空国也,天地犹人也。一本所生必非一果,一国所生必非一人,谓天地之外无复天地焉,岂通论耶。”他认为地球就像宇宙空间结出的一个果子,地球又像宇宙国度里的一个人,宇宙中理应存在着其他类似地球的星球,这与现代科学探索外星生命的想法相呼应。

近日,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苏州交通广播、苏州儿童广播联合推出的“城市课堂”第三季第三课上,西浦数学物理学院物理系的庞晓莹博士化身“移民局女局长”,和她的助手009(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生林佳琪)带领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高级中学100余位高中生,从了解地球的独特性出发,开启在浩瀚的宇宙中追寻 “第二个地球”的探索之旅。

星际对话揭秘地球与宇宙

在“寻找第二个地球”的过程中,庞晓莹博士和她的助手009用对话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道,除了具备像太阳一样温暖的恒星以及行星系统,还需要满足在宜居带内具有液态水和合适的大气环境等条件才有万亿分之一的机会孕育出生命。

“在很早之前,我们是通过寻找外星人作为寻找第二个地球的第一个阶段——盲寻。在这样的思想驱动下,人类发射了多个空间探测器探索太阳系内的地外文明。”

接着,庞晓莹博士向学生们介绍了多种寻找太阳系地外行星的方法,包括盲寻、直接成像法、视向速度法和凌星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在宇宙中寻找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目前,人类已经探知了数千颗地外行星,其中一些还潜伏在宜居带上。

课堂上,庞晓莹博士列举了科学家未来的探索计划,包括中国的天眼望远镜(FAST)与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和美国HabEx空间望远镜,这些项目将助力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中其他可能适宜生命居住的星球。

解码天文的创新戏剧课堂

为了更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不同的行星和寻找宜居行星的过程,由庞晓莹博士编写、星海实验高级中学学生表演的科普剧《星际邂逅》在此次课堂的舞台上拉开帷幕。

星海实验高级中学学生精彩演绎了性格迥异的气态行星伊柯赛特和派乐,岩石行星施泰曼和埃隆,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他们作为行星的不同特点。

庞晓莹博士表示,戏剧不仅能够触及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还能将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戏剧的冲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神贯注。就像看电影时,如果剧情吸引人,观众甚至会忘记吃东西,完全沉浸在剧情中。”

参与到舞台剧表演的薛疏桐同学说:“这节课堂上传授的天文知识是平时物理课上面提及的比较少的,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通过话剧形式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获得了与常规书本学习截然不同的全新体验。”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了以话剧形式呈现的天文和物理知识课堂,表现出了高度的兴趣和热情。

“我觉得这是一堂很轻松的科普类课堂,这种授课方式极大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促使我更加专注地思考所讲授的知识。” 现场观众虞雪菲同学说。

庞晓莹博士现任西浦数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教师,主要教授大学物理和概率统计课程。她的研究兴趣是天文学。

"自从我开始在大学教课,我就希望将我的业余爱好——戏剧创作融入到教学中。教育戏剧在文科领域是一个研究方向,通过戏剧形式教授文科内容。虽然在理科领域这样的应用不多,但我决定尝试用戏剧的方式来讲述天文和物理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说。

 

(记者、摄影:刘沁茹)

2024年06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