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2日
即将提起行李再次启程的你们,是否还记得背着所有“家当”初入校园时的场景?
在雨中与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相遇是吴昊文最值得珍藏的西浦记忆。
作为西浦较为年轻的学院之一,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对很多西浦学子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借西浦毕业季,我们有幸采访了包括吴昊文在内的16位2024届西浦毕业生,请Ta们讲述那些西浦“最”体验,为学弟学妹们提供进一步探索创业家学院的新思路,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西浦享受“P型人格”带来的自由,是林枫最珍视的记忆。
当问及最想感谢的人,安家宝说道,“整个学校有太多我想要去感谢的人,有朋友,有老师,也有家人。但在这里还是希望单独感谢智造生态学院副教授陈益老师。陈老师一直鼓励我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前行,虽然我知道自己能力有欠缺,很多东西我自己做得也并不好,但他一直都接纳这样不完美的我。”
李逸博要感谢的人是文化科技学院副教授Kim Lau。他说:“Kim老师非常有亲和力。在课余时间,只要他有空,就愿意和学生探讨问题。甚至有时候可以直接给他打电话。在西浦遇见Kim老师是幸运的!”
即将离开创业家学院这座富有科技感的校园,Ta们带走的不仅是美好的记忆,也有在人生下一阶段大展身手的本领。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Michelle Tsjin认为校园的文化多元和包容丰富了她的学习体验。
挑战极限也不乏是一种最有收获的学习体验。Sybert De Los Santos曾在一周的时间同时推进三项学习任务。在按时完成所有作业的那一刻,开心的背后是收获了能够战胜挑战的自信心。
“我最有收获的学习体验是大三暑期的实习经历,那段时间让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付天琦说道。
从企业实习中把理论化为实践,再通过实践提升对理论的深层次理解,正是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提倡的融合式教育模式。
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单盛泽也认为在实践中印证所学的理论是能够让学习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单盛泽目前已收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供应链工程硕士专业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战略营销硕士专业的录取通知。
即将到伦敦大学学院读研深造的冯晓航认为毕业设计是他最有收获的学习体验。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助理教授华真对他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肖烁昊印象最深的是两门关于毕业设计的课程,分别专注艺术与科技前沿的实践性研究项目和大型展览的策展。
他说:“这些课程的学习给了我充足的底气—包括知识、能力和作品,让我在未来可以有勇气成长为一个独立艺术家、或者行业领域的创意总监、文化项目经理等。”
在西浦做科研是庄欣瑶最有收获的学习体验。她与团队成员运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统计学的知识,共同提出了一个新的多模态生存分析框架。
“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还让我对医疗数据分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我的职业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她补充道。
对朱晓晴而言,能够和小伙伴们开展科研项目是件既令人兴奋又充满热情的事。她表示,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西浦智能机器人学院助理教授闫毓垚在学术上给予了技术指导和支持,来自深兰科技的产业导师马庆华则帮助她们克服了理论知识中难以预见的实践挑战,丰富了她对机器人行业的理解。
在西浦有收获,也会有遗憾。
每一次的毕业季,西浦学子带着新的理想踏上新征程。年轻的Ta们把最宝贵的经验留给这座年轻的校园,让“接棒人”看到更好的西浦,成为更好的自己!
祝西浦2024届毕业生们前程似锦,也愿每位西浦在校生能够收获专属你的西浦“最”体验。
记者:徐浩伦 部分图片提供:CreatAR Images 海报设计:丛恩慈
2024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