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学习超市
图书馆
IT
融合门户
教学
教学
专业与课程
本科专业
硕士研究生专业
博士研究生专业
短期课程、暑期课程、语言课程
高管教育与职业发展
海外交流与访学
留学利物浦大学
为什么选择西交利物浦大学?
招生
招生
本科招生
中国内地(大陆)学生
入学条件
如何报考
学费及奖学金
港澳台地区学生
入学条件
如何申请
学费及奖学金
国际学生
入学条件
如何申请
学费及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招生
入学条件
如何申请
学费及奖学金
博士研究生招生
入学条件
如何申请
博士生学费
博士生奖学金
联系我们
科研
科研
科研重点与战略
科研重点领域
科研战略
科研创新生态
科研成果
科研论文
专利
科研项目
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院及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与教学中心
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
未来教育学院
西浦-集萃学院
西浦慧湖药学院
智能工程学院
设计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西浦国际商学院
语言学院
数学物理学院
理学院
中国文化教学中心
体育教育中心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
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
芯片学院
创业与企业港
产金融合学院
智造生态学院
物联网学院
智能机器人学院
产业家学院
和谐管理研究中心
工业软件生态研究中心
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
产业创新发展战略议题研究中心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设施与支持
图书馆
学习超市
博物馆
西浦纪念品商店
考试中心
生活服务
活动
体育和学生社团
住宿和社区
生活在苏州
访问校园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学校概况
愿景与使命
大事记
对外合作
大学政策与规定
行政管理服务
领导队伍
大学领导
助理副校长和院长
前任领导
信息与资源
品牌资源
大学出版物
西浦元宇宙
西浦生态超市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首届中英三校博士生联合论坛:跨校协作赋能“研以致用”
2025年03月19日
硕博故事 | 博士生存指南!Z世代科研人的通关密码
2025年03月17日
查看全部新闻
中
EN
中
申请
申请
快速搜索
本科专业
硕士研究生专业
博士研究生专业
新闻
访问我们
我是
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校友
研究人员
求职者
首页
新闻
【活动回顾】The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in Austria
【活动回顾】The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in Austria
2024年10月11日
扫码分享到微信
在国际艺术与科技的交汇点上,西浦文化科技学院的教职团队在9月4-8携带着中华文化视角的跨学科与艺术作品远赴奥地利参加了享誉世界的Ars Electronica Festival。这一盛会不仅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更是全球创意思维的碰撞,西浦团队从全球300多所大学中脱颖而出,与29所世界顶级大学共同上演了一场艺术与科技的国际盛宴,并为这她增添了独特的东方色彩 。
Ars Eletronica Festival 2024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自1979年起,便成为国际艺术、科技与社会交汇的重要节日,专注于电子艺术和媒体理论等前沿学术与艺术领域。2023年的艺术节吸引了来自88个国家的1542位艺术家、科学家、开发者、设计师和活动家参与,共举办了575项活动,吸引了超过88,000名访。而本届Ars Electronica Festival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节日,在短短的5天内接待了112,000名访客。点击此处了解更多相关资讯:https://ars.electronica.art/news/en/
受邀参加人员
陈钟昊 助理教授
陈钟昊是一位艺术家、学者及策展人,工作地点分布在中国和新西兰。他的研究领域探讨了运动、物质性、影像现象、叙事性、策展性与技术的交汇点。他拥有超过20年跨文化的艺术家、策展人及教育者经验。他的作品被全球多个主要的公共及私人收藏收录。他共同组织了中国数字游戏研究会议,并参与会议的审稿、编辑及翻译工作;他是ArtsIT/DLI会议的审稿人,ISEA会议的审稿人,参与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The MIT Press)的审稿;他在Springer、Palgrave Macmillan等出版社发表了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他一直在指导位于新西兰的ABC艺术集体,签约数家艺术画廊,并策划了众多融合艺术与创意技术媒介的项目。他早期参与了指环王衍生世界的构建项目和新西兰的文化遗产项目。目前,陈钟昊是西交利物浦大学文化科技学院的助理教授与实训项目总监。
教授课程CAT107TC,CAT302TC,CAT002TC,CAT103TC,CAT207TC,CAT102TC,CAT201TC,CAT209TC,CAT107TC.
Juan Carlos Vasquez Gomez 助理教授/项目负责人
Juan Carlos Vasquez博士(www.jcvasquez.com)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作曲家、视频游戏研究员和学者,他的职业生涯令人瞩目。他在跨媒体项目中投入了二十年的专注努力,他的创新之旅已经在全球舞台上熠熠生辉。他的作品,从空间音频作品到沉浸式互动体验和游戏艺术,都在美洲、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30多个国家引起了共鸣。Vasquez教授目前是西浦文化科技学院艺术与科技学士学位课程的现任项目负责人,该课程结合了当代创业精神。Vasquez获得了众多知名机构的资助、委托和/或奖项,包括ZKM、诺基亚研究中心、哥伦比亚文化部、西贝柳斯学院基金会、伦斯勒理工学院、芬兰艺术促进中心、芬兰国家美术馆,以及与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的CW+。展示Vasquez作品的活动和场所包括奥地利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芬兰雅典娜艺术博物馆(Ateneum Art Museum)、美国纽约林肯中心(The Lincoln Center)、寒山美术馆(Hanshan Art Museum)、意大利马特拉跨媒体艺术节(Matera Intermedia Festival)、英国贝尔法斯特声音节(Sonorities Festival Belfast),以及全球众多大学的学术活动。作为研究员,Vasquez的著作可以在该领域领先的会议期刊和论文集中找到。他在芬兰阿尔托大学获得了新媒体硕士学位,并进一步追求学术成就,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获得了作曲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教授课程:CAT208TC - Audio Landscape DesignCAT403TC - Interactive TechnologyCAT105TC -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特别展览作品介绍
Interwoven Existence
Zhonghao Chen (CN), Andrew O’Dowd (IE), Juan Carlos Vasquez (CO), Isadora Petrauskas (BR)
此次展览中,西浦文化科技学院的代表作品《Interwoven Existence》由Chen, Z., Vasquez, J. C., Santini, G., Petrauskas, I. & O'Dowd, A.共同创作,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将人类文化与非人类实体的相互依存关系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该作品也同时在苏州寒山美术馆的“未来档案”展览中展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促进了国际间关于艺术、科技和媒体在本土与全球交汇点上的对话。同时,本展览在今年6月份成功入选“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成为全中国上榜的9大展览之一。到目前为止,“未来档案”已接待近2万名观众,为苏州社区做出了具有重要国际文化与艺术价值的贡献。
Lago
Giovanni Santini (IT)
Lago(意大利语中的“湖”)是一种位于湖上的虚拟现实体验。水面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通往另一个维度的窗户(或门户)。用户穿越空间和空间。森林可以变成粒子云,而湖面则反射出原始图像。
Reunión Familiar 2
Luciano Zubillaga (AR/GB)
《家庭重聚 2》(Family Reunion)是一个全新的虚拟现实实验项目,它正在开发关于地球上能源生产的视觉和声音印象。
Tongue-Tied
Isadora Petrauskas (BR), Zhonghao Chen (CN)
通过探索技术在推广当代帝国主义语言中的关键作用,这个视频装置呼应了“交织存在”对现代化和自然客体化的探究。
漂流 (Drift)
Álvaro Collar (ES)
受Debord的“漂流”(dérive)概念启发,该项目提出了一个通过象征性城市景观及其边缘空间的抽象虚拟现实漂移。作为一个数字羊皮纸,这件作品解构了传统的电影语言,探索了抽象、叙事的递归性、低分辨率图像和流动性作为替代超现实主义表现模式。
Here's the full info: https://ars.electronica.art/hope/en/interwoven-existence/
展览亮点
西浦文化科技学院的师生们通过现代艺术的形式、XR技术、声音景观,光影互动技术等将芦苇与前沿科技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媒介特色鲜明与相互叠融的令人赞叹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的创新,更是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为艺术节增添了独特的东方元素。同时呈现出了中国视角的跨学科实践方法与创意技术的文化运用。
文化科技学院特别贡献
为了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西浦文化科技学院围绕着苏州生态而展开的跨学科项目特别从中国苏州的太湖空运了芦苇,这一创新之举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与科技之艺的独特融合,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融合的文化历史象征。芦苇艺术作品在艺术节上的展出,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文化的桥梁,让国际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在艺术,科技和环境的交汇处构建了新的议题与对话。
文化交流的意义
展览期间,西浦文化科技学院的代表接受了奥地利国家电视台与Ars Electronica Festival电台的访谈,分享了此次展览的筹备过程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点击此处查看完整采访视频:https://on.orf.at/video/14241786/oberoesterreich-heute-vom-06092024)奥地利观众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创作的新颖形式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次展览,西浦文化科技学院的师生们不仅展示了中国的艺术创作,还与奥地利当地和大量国际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对话。其中也包括了著名的技术艺术家组合Christa and Laurent等。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国际人士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的智慧。
西浦文化科技学院的奥地利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之旅,不仅是一次艺术、技术和环境研究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同时,西浦文化科技学院的团队也受到欧洲多所大学和艺术机构的邀请,持续在欧洲进行学术与创意实践的交流。在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上,中华文化的种子已经播下,期待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
2024年10月11日
扫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