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工作坊回顾:创新设计助力青藏高原草地修复

2024年10月17日

在联合国“2021-2030生态系统修复十年”倡议的背景下,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健康与环境系与设计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共同举办了一场针对青藏高原草地退化问题的“社会性设计工作坊”,通过创新设计,提升草地修复效率,促进当地社区参与生态保护。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发起的“生态系统修复十年”倡议,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以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框架下,青藏高原的草地退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健康与环境科学系李黎博士说:“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和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正面临土地利用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草地退化现象日益严重。”

李黎博士表示传统的草地修复方法,如直接从农耕地区引入的种草工具,往往不适应青藏高原特有的土壤、地形和草籽又轻又小的特性,导致修复工作费时费力,难以在牧民社区中推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健康与环境系联合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举办了一场跨学科工作坊,邀请了来自四川若尔盖扎琼仓、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以及青海省久治县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草地修复实践者,共同探讨和设计适合当地环境的种草工具。

工作坊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师生与实践者们深入分析了现有修复工具的不足。健康与环境系的Uromi Goodale教授分析了禾本科种子所需要的生长条件。工业设计系的Vicente Esteban教授基于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对工具的改良方案提出了多种建议。本项目同时计划在南校区的“城市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模拟高原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原型工具进行了实地调试,确保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此次跨学科合作的成果,预计将显著降低草地修复的劳力投入,使更多当地社区群众能够参与到生态修复中来。同时,这些小型、便捷的修复工具和方法的推广,将帮助牧民更有效地应对草地退化挑战,在退化裸土斑块形成的初期阶段便进行及时干预。

照片素材提供和内容审核:李黎博士
编辑:王璐谣

202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