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11月13日,由世界工业和技术研究组织协会(WAITRO)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WAITRO 2024创新大会在南京开幕,来自美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土耳其、南非、比利时、马来西亚、约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组织代表参会。其中,西交利物浦大学联合举办了分会场“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与全球供应链变化”。
(WAITRO 2024创新大会开幕式)
分会场论坛邀请了来自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政府代表,围绕全球产业链变化和生产网络嵌入、工业园区转型发展和治理机制、企业走出去和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分会场)
西浦助理副校长马飞教授(下图)做了开幕致辞,强调了将创新转化为可持续变革的强大工具的重要性。
他表示:“西浦通过整合研究人员、投资者、行业专家和政府的资源,致力于推广创新创业精神,创建多元化的国际社区,形成以创新为导向的‘产业-教育-研究’生态系统,支持江苏省现代工业的发展。”
西浦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主任徐蕴清博士(下图)指出,产业园区作为高效、创新和影响力广泛的产业集聚组织形式,既创造了与全球产业链发展耦合的战略机会,也面临着产业链变化和绿色智慧转型等的重要挑战。
“我们需要关注新时期区域发展趋势和地方要素的特点,与全球创新大家庭联系、合作、分享,探讨当前所需的多种创新,以及有影响力的行动。”她说。
西浦设计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主任、高级副教授陈冰博士(下图)作为开幕嘉宾,指出当前工业园区面临的转型和挑战机遇,以及区域发展和全球供应链动态在塑造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并对本次会议带来的国际和地方合作机遇表示期待。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NICE)海外合作部副主任韩雪博士(下图)以“挖掘全球创新生态,服务双向国际化”为主题做了主旨报告,介绍了NICE通过“外建网络+内助生态”的合作模式,以及NICE在推进国内外布局、锁定海外项目资源、推动项目落地、以及联合研发机构等方面的创新生态和格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荣誉教授Henry Wai-chung YEUNG(下图)以“全球生产网络的重组与东亚工业园区的未来”为主题做了主旨报告。作为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经济领域的顶尖学者,YEUNG教授分享了全球工业生产的转变大趋势,以及工业园区和城市系统与不同高科技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的战略耦合和嵌入特征和过程,并从区域系统角度解析了未来政策和实践方向。
邦城规划顾问(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宁先生(下图)以“苏州工业园区:持续发展和创新”为主题做了主旨报告,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采取了不同策略,包括奠定阶段的基础设施和高标准环境建设、跨越式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产业和园区发展、转型升级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开放与创新阶段的“飞地”经验输出。
来自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况杰博士(下图)以“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与治理体系”为主题做了主旨报告。他指出:“产业园区中运营商、业主、企业、政府和社区居民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仍存在诸多矛盾问题,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协商和协作,构建全过程民主的产业园区治理体系。”
在下半场圆桌对话环节,西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王学峰博士主持了讨论,邀请主旨报告的专家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副主任顾问兼苏州ESG研究中心负责人徐蓉、江苏苏美达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桢钢共同参与。
圆桌论坛就产业园区的升级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出海和创新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专家在讨论中指出,企业出海投资面临制度、法律和文化等多方面挑战,可通过有效协作和伙伴,以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视野和开放心态实施创新转型。产业园区自身的持续发展既要关注技术和能源变革,也要重视可持续治理和区域层面的产业组织与合作,为企业提供新的服务与支持。跨地区合作发展中,与本地发展良好关系和积极影响也需要纳入行动考量。合作园区的各方需构建彼此信任关系,避免短期行为,通过协作治理和知识转移,提高园区在全球的竞争力。
(供稿:西浦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 编辑:钱懿)
2024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