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丁理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丁理峰副教授指导、吴小宇博士主导,创新性地引入了“Pore+”概念,通过为多孔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赋予独特的“指纹”,显著提升了机器学习模型在多孔材料吸附分离性能预测的准确性与可解释性。
AI赋能材料科学: Pore+ 材料特征工程
在本研究中,团队开发了为人工智能模型学习材料特征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增强型描述符,Pore+,精准捕捉多孔材料孔隙空间的几何结构与化学异质性。与传统孔隙表征方法相比,Pore+在处理复杂数据集、提升预测性能以及实现特征解析方面均表现出卓越优势。这一突破性方法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为未来设计高性能吸附分离材料提供了全新的路径。
该研究负责人丁理峰老师指出:“我们的研究证明了先进特征工程在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新材料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Pore+不仅为人工智能模型在开发设计新型多孔材料赋能,也为解决全球环境与能源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研究的主导者吴小宇博士,已顺利完成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丁老师的指导下,吴博士积累了分子动力学、大规模蒙特卡罗方法、密度泛函理论以及机器学习等多领域的丰富经验,体现了团队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团队简介与最新进展
作为该团队的核心带头人,丁理峰博士在材料设计与计算模拟领域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在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之前,他曾在英国萨里大学担任欧盟玛丽居里学者,专注于能源储存与碳捕获材料的计算研究。近期,他的团队获得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资助,为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招收博士生:携手共创未来
该团队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材料科学深度结合,探索化学、物理、计算科学、材料化学及数学等前沿领域的交叉研究。目前,团队开放多个博士生奖学金名额,欢迎具备化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背景的优秀学子申请。加入这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集体,一起参与前沿科研项目,共同应对全球性技术挑战。
联系方式:丁理峰博士(Lifeng.Ding@xjtlu.edu.cn)
研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4.130933
202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