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学生团队开发智能匹配平台 让你轻松找到心仪护工!

2024年12月17日

住院期间,患者往往需要专业的护工协助护理。然而,目前常见的护工寻找途径,如医院推荐或熟人介绍,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疾病所需的护理方法各不相同,患者常因为护工护理能力不匹配或人员不足而陷入困境。如何才能快速找到有相关疾病护理经验的护工呢?

这是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团队在调研医疗护理行业的现状和需求时发现的问题,他们决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个高效的护理资源匹配平台。这个平台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智能推荐合适的护工,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精准的护理服务。

该项目由智能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赵培正、邱靖杰、田邦序、陈思远、郭廓、房博文和陈馨瑶共同完成。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中,他们的项目“优享照护——全方位智能护理解决方案”获得铜奖。

图片说明:指导老师武芳宇博士与获奖团队

邱靖杰介绍道:“为了实现精准匹配,我们首先要完善用户画像。我们收集了护工的专业能力、护理经验、信用信息、犯罪证明、职业认证和服务评价等内容,搭建了一个医疗护理知识图谱,也就是一个大型的信息库,根据这些信息来获得完整的护工画像;再通过患者输入的病例、医嘱等信息,获取患者需求画像。”

“我们使用了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让系统能够收集、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心率、病例截图、医嘱、语言等,方便用户使用。然后,我们用深度特征交叉技术(Deep Crossing)让系统根据护工与患者的信息自动进行匹配,形成最优的匹配结果,为患者推荐合适的护工。”他补充道。

赵培正表示:护工难寻的另一个原因是护工和患者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护工难以得知哪里有患者,患者也没有途径寻找适合的护工。因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匹配平台,通过减小信息壁垒来实现护工资源的跨院调动。”

“在使用过程中,匹配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画像再加上位置信息,显示与患者匹配的护工分布图,并进行智能调度,使多数护工可以分布在病患多的区域,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他解释道。

图片说明:匹配平台获取并理解多种形式的数据,做出相应判断,显示与病患需求匹配的护工分布图,进行护工调度。

本次大赛的指导老师是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林永义教授、智能科学系主任王秋锋教授、智能机电系主任孙捷教授以及智能科学系武芳宇博士。

林永义教授指出:“深入认识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学院全力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竞赛活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有机会去探索一个行业,把握其当前运作状况,了解行业痛点和挑战,感受其未来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并应用专业知识,还能促使他们提出既具有前瞻性,又紧密贴合实际需求,且针对性强的创新解决方案。”

图片说明:陈思远、邱靖杰和赵培正(从左到右)在讨论商业企划书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竞赛始办于1999年,发展到2024年,已覆盖全国2700余所学校和近20万件作品。‌

 

(记者:金画恬 编辑:石露芸 图片提供:智能工程学院)

2024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