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战略与组织管理系副教授郑建文博士及其合作团队发表了一篇题为" Mapping pathways to responsible innovation "的论文,该论文已被ABS3期刊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发表。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一些重大社会挑战,比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技术滥用等问题。因此,“负责任创新”(Responsible Innovation, RI)被认为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探索企业在数字经济中实现负责任创新的机制变得尤为紧迫。
郑建文博士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围绕发针对数字经济环境下负责任创新。他们通过对105家中小企业(SMEs)管理者的追踪调查,并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揭示了企业实现负责任创新的多种路径。研究表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模式有效推动负责任创新:
数字型模式: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运营流程、提升效率,并同时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联盟型模式: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共享资源与能力,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价值的创造。
探索型模式(适用于较大规模企业):大中型企业通过探索性创新,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新技术开发,同时积极将社会责任融入长期战略。
研究团队发现,这三种模式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挥“等效作用”(equifinal roles),即它们都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实现负责任创新,但具体路径需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所处的数字经济环境灵活选择。
这一研究为中小企业在推动负责任创新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通过数字技术转型、与合作伙伴协作或探索性创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路径。同时,这项研究也强调了技术的重要作用,指出技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改变世界的能力上,更在于其改善世界的潜力,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

郑建文博士是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战略与组织管理系的副教授。他的研究聚焦于战略领域,包括企业成长、国际战略和可持续战略,同时也涉及创新领域,涵盖新产品开发、绿色创新、创新生态系统以及数字化转型管理等方面。他在创业企业、新上市公司和成熟企业以及供应链环境中对这些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多个顶级期刊上,包括Regional Studies、Technov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和Energy Economic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是一本跨学科的社会科学期刊,专注于技术变迁、社会动态及其对经济、社会和政策的影响研究。期刊聚焦于技术预测、创新驱动、社会变革、政策评估等领域,致力于发表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为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提供深刻的理论支持与实际指导。该期刊评级为 ABS3 和 ABDC – A,中科院分区为 1区,最新影响因子为 12.9,在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