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
近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大数据分析技术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西交利物浦大学学子在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获佳绩,荣获国赛一等奖2项、江苏省赛区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
全国大数据分析技能大赛比什么?大赛指导教师:深度还原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场景
大赛按数据分析的工具使用分别设置了 Excel 数据分析和Python 数据分析两个赛项,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基础、数据分析职业法律法规伦理等知识;考核学生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获取、转换、清洗、分析、可视化以及撰写分析报告等能力。
嵇羽彤(左)邢睿娜(右)
数学物理学院的张喆昊博士指导了获奖学生,并表示该大赛命题深度还原了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场景:“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此类竞赛,特别是Excel数据分析项目,这与精算学本科课程及英国精算师协会(IFoA)考试内容紧密相连。”
张博士强调,通过学习Excel,学生能够提升数据分析和建模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科组一等奖得主:综合能力+心理承受力
获得本科组国家一等奖,全国第九名的嵇羽彤表示,大数据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生活中的很多跟预测有关的工作都需要基于数据的分析,同时如果能准确的掌握数据的发展方向,对提高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初赛中的统计学知识点众多,考验了我们的整理记忆能力。国赛中,面对庞大的数据集,我们甚至经历了软件崩溃和数据未保存的挑战,这对心理承受力是极大的考验。12小时的马拉松式比赛也锻炼了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在省级赛阶段,大赛重点考察了参赛选手对大数据分析的基本素养和技能,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实操题等多种方式进行测试。而在竞争激烈的全国总决赛中,选手们的综合运用能力成为评判焦点,他们需要提交数据分析作品,并根据作品的评分来决定最终排名。
研究生组一等奖得主:严谨性!
邢睿娜继去年获得国家二等奖后在本届大赛中荣获研究生组国家一等奖的第二名,她认为,这样专业且全面的大赛有助于参赛者深入了解作为一名专业数据分析师应具备的技能。她表示:“数据分析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般高深莫测,它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提供巨大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或冗余的数据分析步骤,实际上为我们的工作增添了严谨性。”
全国大学生大数据分析技术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和北京大数据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300多所高校和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帝国理工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多个海外高校的6500名选手参赛。
(记者、摄影:刘沁茹 编辑:寇博)
2025年0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