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7日
从医药到家庭教育,刘苏萍的跨界之路始于她与教育的缘分。2009年从苏州大学医药专业毕业后,她并未进入医疗行业,却机缘巧合地转向了英语培训和教育领域。在长期与孩子和家长的接触中,她觉察到在中国家庭中,儿童的认知发展受到很多关注,然而在情绪方面的教育往往是缺失的许多中国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多采用回避、转移或压制的方式处理,这让她不断思考:如何可以帮助中国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孩子的情绪?如何通过科学干预改变这样的现状?带着这样的觉察和发现,她决定回归学术,进入西交利物浦大学攻读儿童发展与家庭学硕士。
(刘苏萍(右)与导师任丽欣博士(左))
在实践学习项目中打开科研的大门
在硕士学习的初期,刘苏萍经历过一段迷茫期。久未接触学术研究的她,在硕士论文选题和方法论上都感到断层式的困惑。一次偶然的巧合,她了解到学院为所有硕士生开设了一项实践学习项目(CCA),该项目从建设教育生态的视角出发,为学生提供独具特色的学习环境和机会,致力于培养同学们对未来教育的认知以及设计未来教学的能力。
在选择CCA项目的过程中,刘苏萍的科研兴趣与任丽欣博士的关于情绪养育的相关研究项目一拍即合,并以此为方向开展了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最终以高分论文顺利毕业。
近期,苏萍还将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并在国际知名期刊Prevention Science上发表题为 “A Pilot Study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n Emotion Coaching Parenting Program for Chinese Parents of Preschoolers”的科研论文。
情绪辅导(Emotion Coaching)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养育风格,通过情绪辅导,家长可以更加敏锐地觉察孩子和自己的情绪,并给孩子进行情绪方面的指导,从而提升孩子的情绪能力。
在导师任丽欣博士的支持下,刘苏萍结合线下家长情绪辅导培训和居家亲子绘本阅读,设计了一个家长情绪辅导项目。研究发现,家长在参与项目后应对孩子消极情绪时的反应方式随即发生了显著改变,减少了惩罚和忽视行为,亲子互动也得以改善。并且家长的整体养育压力在回访时也出现了持续的降低。
(苏萍为家长进行情绪辅导干预培训)
在这一研究中获取的经验和成就感也为刘苏萍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动力。“研究的结果超过了我们的期望,可见中国家长对于系统的家庭教育支持的需求和渴望,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严谨地开展和评估家庭教育支持项目的意义。”
她说道,“目前这个项目还在不断被完善,我相信坚持做下去一定能够为更多家庭带去积极的影响。”
西浦平台助力研究成果走进实践
如今,刘苏萍已进入博士阶段,也依然继续专注在家庭教育领域,而她对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的动力和决心,离不开西浦提供的开放学术环境与机遇。“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的理念与我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这里的课程强调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合作和创新能力培养,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她说道。“在这里,更多的是‘我要做什么’,而不是‘要我做什么’,这种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空间去尝试不同的研究领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从而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研究方向。”
干预研究往往对于研究者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时间、知识还是精力。刘苏萍认为是西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她能有机会和能力完成这项研究:“西浦对实践研究的支持让我能敢于去开展这项干预研究,而西浦的教学模式也让我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去进行研究。这里与我认知中的传统教育有所不同,西浦的教授更擅长鼓励学生的各种想法、支持学生积极挑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对于未来的学术研究道路,刘苏萍说道:“我的未来目标不仅仅是做理论研究,而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开发出切实可行的项目来支持中国家庭的育儿实践,并使这些项目惠及到更广泛的中国家庭群体。”
刘苏萍的求学之旅仍在继续,西浦也在不断激发她对教育的热情与创造力。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跨界并不可怕,只要找到热爱的方向,并用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地探索,就能在新领域闯出一片天地。而她的研究,也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让家长与孩子的情感连接更加紧密,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坚实基石。
(记者:金晓艳 范偲宸)
2025年0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