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2月20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数理学院院长丁津泰教授在Consensus香港大会上指出,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加密方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后量子密码学的迁移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历史性的机遇。
丁津泰教授受邀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香港研究研讨会(Hong Kong Research Symposium)上发表主旨演讲,深入探讨后量子密码学迁移的挑战与机遇。
此次研讨会是区块链权威媒体CoinDesk主办的 Consensus香港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被誉为“区块链界的超级碗”,是Web3和区块链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会之一。
丁津泰教授(左四)与香港研究研讨会全体讲者、嘉宾及主办方于Consensus香港大會台上合影
丁教授强调,全球数字安全过渡到抗量子标准的过程中,学术界和工业界需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香港研究研讨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专家、研究人员和行业先驱,共同探讨区块链、Web3、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和后量子密码学的最新发展。
此次香港研究研讨会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区块链科技研究中心(RCBT)主办,并得到了Cybaverse Academy法律与Web3联合实验室的协办。作为Consensus香港大会期间唯一由大学主导的专题研讨会,此次活动为学术讨论和行业合作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平台,进一步强化了研究机构在塑造去中心化技术未来中的关键作用。
丁津泰教授表示:“能够在香港研究研讨会上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我期待通过此类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全球研究机构和行业的合作,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作为国际抗量子密码学会议的现任联席主席和创办人之一,丁津泰教授在密码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他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抗量子密钥封装标准KYBER的核心设计者之一,拥有第一个量子密钥交换专利。近五年来,丁教授在Crypto、Eurocrypt等顶级会议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其中一篇获得2021年Crypto最佳论文提名。
(记者:刘沁茹 编辑:寇博 图片提供:香港理工大学)
2025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