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SS张雅萌博士发表论文:探讨积极心理资本语言如何助力新兴市场中小企业提升众筹表现

2025年03月28日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战略与组织管理系的张雅萌博士的论文“Home-country technological legitimacy in crowdfund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language”在Technovation上发表。

该研究探讨了来自新兴市场的中小企业(SMEs)如何利用积极心理资本语言来克服其原产国劣势,并提高众筹表现。合法性在众筹活动的成功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来自新兴市场的中小企业常常面临独特的挑战,包括其规模较小、相对较新以及与其母国技术地位相关的感知劣势。技术合法性在此背景下指的是社会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能力满足受众需求并创造价值的认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国家之间的心理距离,众筹支持者可能会根据项目的原产国来评估项目,从而导致他们低估来自新兴市场的项目。

然而,研究揭示,积极心理资本语言——如乐观、坚持和坚韧——可以有效地传递中小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性,帮助抵消其母国的技术不合法性,并提升众筹表现。语言线索是塑造感知、培养积极第一印象和传达企业产品价值的有力工具。通过融入积极心理资本语言,企业家可以使他们的众筹活动更具吸引力,传递出与潜在支持者产生共鸣的积极特质和行为,从而克服合法性的不足。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传达乐观、坚持和坚韧的语言可以显著减轻技术不合法性对众筹结果的负面影响。表现出乐观的企业家更有可能以韧性和决心应对创业中的固有挑战,直面逆境并坚持追求目标。坚持的企业家凭借其持续的、目标导向的能量,在企业的早期阶段尤为有效,有助于确保产品原型设计、商业化以及整体业务功能的成功。坚韧的企业家在面对挫折时更不容易放弃,从而增加了在竞争激烈的创业环境中长期生存和成功的可能性。

从实践角度来看,该研究强调了企业家构建引人入胜的叙事的重要性,这些叙事应强调他们的韧性、乐观和对目标的承诺。这些特质可以增强他们的感知合法性并提高融资前景。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研究结果强调了投资于国家技术能力的重要性,这对众筹活动的成功以及最终的创业增长具有深远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该研究提供了评估众筹活动的宝贵见解,建议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考虑母国技术合法性和积极心理资本语言的战略使用。

张雅萌是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的副教授,担任卓越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与ESG)主任,并于2020年获得江苏省“双创”博士称号,2023年被评为苏州工业园区科教区骨干人才。此前,张雅萌在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她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战略管理与国际商务(IB)的交叉领域,特别是制度与利益相关者网络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张雅萌的研究已发表在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等高质量国际期刊上,其中一篇国际商务论文曾入围2019年国际商务学会年会的“That's Interesting!”奖。她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友好城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及动态关系研究》的首席研究员。通过与欧洲研究理事会高级项目(REDEFINE)合作,张雅萌于2021年成功获得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欧盟委员会中欧人才项目资助。

Technovation是国际知名的创新管理与技术创业领域顶级期刊,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作为连接技术创新与商业实践的重要学术平台,该刊聚焦技术变革对经济、社会和政策的深远影响,致力于发表具有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2025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