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1-2月)

2025年03月05日

过去的两个月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光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半月谈、神州学人、《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江苏科技报》《江苏教育报》、中国江苏网、江苏网络电视台、西部网、《深圳商报》、南方+、川北在线、《苏州日报》《科技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关注并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内容包括高等教育探索、科研成果、专家观点、师生风采、对外交流与合作和校园动态等。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Mongabay,Current Conservation杂志,The Conversation, Asia Research News, ANSA, Education News Today, Irish Sun, Republic Business和Technology Today等外文媒体上,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多次发声。

  1. 高等教育探索

人民日报:苏州加快建设开放包容创新生态——让外籍人才“人到苏州必有为”

导读:一直以来,苏州努力为外籍人才搭建创新创业舞台。 “天下英才聚苏州”,这是苏州为建设开放包容创新生态立下的目标; “人到苏州必有为”,这是苏州对天下英才许下的承诺。

2024年12月9日至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与苏州市科技局共同举办了“走进魅力苏州”中央媒体采访调研活动。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目标是,融合多元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该新闻亦吸引了海外网、西北在线、中国侨网和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神州学人:人才自主培养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导读:2月11日,神州学人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文章介绍,作为中外合办高校之一,西交利物浦大学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育人理念和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它们打破传统教育边界,融合多元教育理念,形成了多条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之路。

  1. 科研成果

新华日报:新工具SigRM揭秘基因调控的奥秘

导读:据《新华日报》1月3日报道,在发表于Cell子刊《细胞基因组学》的一项研究中,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工具,可帮助科学家研究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这一工具名为SigRM,专门用于分析单细胞表观转录组学数据。

该新闻亦吸引了《江苏科技报》等媒体报道。

新华社:36万平方公里!我国科研人员完成全球最大尺度雪豹种群调查

导读:据《新华社》1月6日报道,近年来,在青海省林草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西交利物浦大学等机构在三江源区域约3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全面深入的雪豹种群数量系统评估,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上在线发表。这是我国首次完成大规模雪豹种群评估,也是目前全球正式发表的最大尺度雪豹数量调查结果。

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教授肖凌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次调查证实了进行大尺度濒危物种数量估算的可行性,为雪豹这一珍稀物种的全球保护工作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

该新闻亦吸引了新华网、光明网、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半月谈、《老年日报》、江苏网络电视台、西部网、陕西头条、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荆楚网、兰网、交汇点新闻、上观新闻、中工网、《信阳日报》、爱章丘、沈阳网、大江新闻、合肥通、平潭网、舜网、新甘谷、奔流新闻、《安徽日报》《海东日报》《城市晚报》、潮新闻、《萍乡日报》、《北海日报》、西北在线、沈阳网、西安发布、江西晨报网、海广网、内蒙古新闻网、《平潭时报》《山西晚报》、山西新闻网、《福州日报》《齐鲁晚报》、温州新闻网、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石家庄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1. 专家观点

《中国青年报》:药学是否值得?

导读: “药学本科毕业就是卖药的”“本科就业把酒量练好”……苏州峰学蔚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雪峰发表的关于药学专业的言论引发热议。药学专业的学习到底值不值得?药学专业毕业找工作真的没有好出路吗?《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西浦慧湖药学院副院长李毅。

李毅副院长在接受采访时强调,选专业一定程度上是在选行业,生物医药是朝阳产业, “放眼全球,世界500强企业里百年药企比比皆是;再看国内,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做创新药,获批速度也逐渐加快,有的创新药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逐渐把中国原研药推向全球市场”。

他说,这一过程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大有可为, “不是说本科学不到啥,而是要看你怎么学。英语、专业,一样都不能落下”。

该新闻亦吸引了光明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黑龙江网、哈尔滨网络广播电视和荆楚网等媒体报道。

新华日报:提案建议点击|钞秋玲代表:围绕战略需求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导读:1月24日,省人大代表、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钞秋玲在江苏省两会期间接受《新华日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指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高科技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1世纪经济报道:奢侈品们的2024:腕表跳水珠宝坚挺,硬奢冰火两重天

导读:2024年,诸多瑞表品牌过得不容易。瑞表何以表现这么差?1月8日,西交利物浦大学郭剑光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香港旅客数量及消费力大幅下降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从过去的奢侈品狂热转向多元化消费,如旅行等体验类消费成为新宠。而且经济下行压力下,奢侈手表作为投资品的吸引力减弱,投资者加速撤离二手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跌。

该新闻亦吸引了《西宁晚报》等媒体报道。

  1. 师生风采

深圳商报: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化”深圳共识发布 推动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应用

导读:据《深圳商报》1月21日报道, 19日,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落下帷幕。来自助残康复、智能森防、智能能源、智能网安等多个应用场景的13个创新项目获得特等奖,其中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联合项目“无界——基于脑电文本转换、手语生成和手翻译的双向残障翻译创新系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缘》百年苏州情

导读:1月11日,来自西浦国际商学院的Ellen Touchstone博士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缘》节目采访时介绍了她的祖父母的故事,以及她的家族与中国的百年情缘。

  1. 对外交流与合作

新华日报:2700多项科技成果参展2024中国高校“科交会”—— 科研成果加速落地生“金”

导读:2024年12月26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南京开幕,各类炫酷科技成果竞相亮相,展现高校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西交利物浦大学带来9个项目,涉及新能源、半导体、AI大模型等领域。

12月27日,来自西浦科创办的吴佳向《新华日报》记者介绍, “有的已落地成立公司,此次期望开拓更多业务;有的还是新兴技术,正寻求与企业合作。” 学校未来还将探索“脑机接口”“脑中心”等方向。

该新闻亦吸引了人民网、新华网、扬州网、中国江苏网和《江苏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科技报:第三届科幻星球大赛启动征集:创新驱动,培育“新星”

导读:作为中国自主打造的超高奖金额国际性综合科幻赛事,第三届科幻星球大赛征集工作已正式启动。1月8日,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创始院长、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院长刘谦在接受《科技报》采访时表示: “科幻想象力是助力科技发展风向标,在影视行业,数字领域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该新闻亦吸引了川北在线、C财经、华声晨报、华声在线、金融街、北京之窗、大众财经网、每日汽车网、中国旅行网、经济周刊网、国际新闻网、东方新闻、华南新闻网、中国快报、中国生活网、中国商业创投网、联播新闻、黑马新闻网、5G科技网、中国城市网、中国财商新闻网、中国IT新闻网、中华新闻、广东视听、第一科技网、第一资讯网、商投网、科技观察网、新华热线、国际中文网、大众时报网、财经资讯、极客科技网、观察网、每日财经网、科技互联网、环球经济网、科技焦点网、上海资讯网、科技周刊网、中华科技、大众导报、商业财经网、深圳导报、第一经济网、前瞻科技网、中国硅谷网、旅游频道、环球商讯网、东南报网、中宏新闻网、中关村热线、中国商讯、中青新闻网、汽讯网、每日资讯网、中国财讯新闻网、中国焦点、广东新闻网、中国财经导报、中华财经网、人民经济网、前沿科技网、浙江生活报、中新资讯网、环球新闻网、中华网科技和中国发展网等媒体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盛典”成功举办

导读: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财经频道1月13日报道,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盛典”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现场发布“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报告”,介绍“新质生产力指数指标体系”。

西浦产业家学院产业院长印建安受邀出席活动并与其他嘉宾共同参与《新质生产力中国行》图书发行仪式,将融媒体活动内容集结成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高质量传播。

该新闻亦吸引了央广网、国际在线、中国广播网、荆楚网、闪电新闻、时讯快报等媒体报道。

南方+广州首个“西浦班”,落户花都秀全中学

导读:为探索高质量、多元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英才培养路径,据南方+1月22日报道,21日,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建活动暨与秀全中学“西浦班”签约仪式在秀全中学举行。

签约仪式上,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师培训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未来教育新范式。

  1. 校园动态

苏州日报:全球创业梦想家大赛在苏开赛 西浦“集萃杯”参与人数创新高

导读: 据《苏州日报》2024年12月24日报道, “集萃杯”西浦全球创业梦想家大赛决赛在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举办。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36个院校和18个国家的522支团队参与本届大赛。据悉,本届参赛团队数量较上届增长近四倍。

  1. 多语种媒体报道

TECHNOLOGY TODAY技术与艺术的跨界融合:西浦师生团队斩获釜山国际艺术节六项大奖(美国)

导读:据美国Technology Today 2024年12月31日报道,在国际艺术创意领域具有影响力的2024韩国釜山国际艺术节上,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团队斩获三金一银两铜的好成绩。

REPUBLIC BUSINESS专家解读卢比暴跌的影响因素(印度)

导读:据印度Republic Business1月14日报道,在过去两周里,印度卢比的汇率大幅下跌。西浦和谐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Avik Sinha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了卢比最近暴跌的原因。

IRISH SUN:36万平方公里!中国科研人员完成全球最大尺度雪豹种群调查(爱尔兰)

导读:据爱尔兰Irish Sun1月15日报道,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3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了雪豹种群数量调查,预计数量为1002只。该研究由来自北京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展。

该新闻亦吸引了《上海日报》,Singapore News, Cambodian Times, Asia Pacific Star和Singapore Star等媒体报道。

EDUCATION NEWS TODAY:培养适合未来职场需求的会计人才(美国)

导读:据美国Education News Today1月17日报道,在一项有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职务的914位会计事务所从业人员参与的调查中,超过83%的参与者表示数字化技术在所在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中得以应用。

这项由西浦国际商学院与澳洲会计师公会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审计是会计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研究结果也表明,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数字化技术手段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但专业财会人才在审计中的作用仍然无可替代。

西浦会计系主任程鹏博士是该研究的作者之一。

ANSA中国学生考察佩尔古萨湖水资源危机(意大利)

导读:据意大利ANSA1月21日报道,来自西浦设计学院的十五名学生前往意大利西西里岛,研究佩尔古萨湖的水资源危机。作为工作坊的一部分,他们设计了一个研究中心和旅游设施,以更好地与当地社区互动。

该新闻亦吸引了Tiscali Notizie和Giornale di Brescia等媒体报道。

泰晤士高等教育:如何利用ChatGPT为学生的论文摘要提供反馈(英国)

导读:西浦英语语言中心的讲师刘煜和张书豪于1月23日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上发表文章指出,对于第一语言不是英语的学生而言,学习撰写简洁的摘要能够有效提升其学术写作能力。在大班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撰写的摘要提供反馈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常常面临批改量大、时间有限以及需要提供个性化建议等诸多问题。文章还详细介绍了他们如何利用ChatGPT来辅助完成这项工作。

ASIA RESEARCH NEWS推动交通运输向更绿色、更安全的方向发展(英国)

导读:交通运输导致了全球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CO₂)排放,其中道路出行占交通运输排放的四分之三,这意味着仅道路车辆就造成了全球约15%的二氧化碳排放。

据英国Asia Research News1月25日报道,西浦数学物理学院的陈曦博士、智能机器人学院的朱凡博士以及智能工程学院的朱晓辉博士所从事的研究正在推动交通运输往更绿色、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THE CONVERSATION:寻找名为“Kape” (卡佩)的巴布亚语言:语言记录如何帮助我们保护濒危语言(英国)

导读:1月26日,西浦应用语言学系副教授Francesco Perono Cacciafoco博士在英国The Conversation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如何记录了一种此前未被记录的巴布亚语言——卡佩(Kape)语。该语言主要在印度尼西亚阿洛尔岛的中北部地区使用。

该新闻亦吸引了New York Today, Zambia News, Tennessee Daily, New Jersey Telegraph和Europe News等媒体报道。

CURRENT CONSERVATION MAGAZINE:中国农田碎片化管理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印度)

导读:1月30日,西浦理学院博士生郭新磊在印度Current Conservation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农田碎片化管理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MONGABAY研究揭示栖息地破碎化对斯里兰卡特有鸟类的影响(美国)

导读:据美国Mongabay2月4日报道,一项关于两种鸟类——棕头噪鹛(brown-capped babbler)和蒂克尔蓝鹟(Tickell’s blue flycatcher)的研究表明,依赖森林生存的鸟类一旦离开被破坏的栖息地,就很难再回来。即使是那些可以适应多种环境的鸟,也更愿意避开这些被干扰的地方。这说明栖息地的破坏对鸟类的影响是深远的。

为了解鸟类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名为“实验性迁移”的方法,即将鸟类转移到新的地方,比如橡胶种植园,观察它们的反应。西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的Eben Goodale教授解释说,这种方法有助于研究鸟类在不同土地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该新闻亦吸引了MSN和Scholar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媒体报道。

泰晤士高等教育:韩国医学院校扩招被认为威胁到韩国科学领域的未来(英国)

导读: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月13日报道,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医学专业,而非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课程。西浦和谐管理研究中心的Changhee Kim博士表示,在一个注重工作稳定性的社会中,学医是一种更安全的“保底选择”。

(编辑:陶韵吉 王国娟)

2025年03月05日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4年12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4年12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半月谈、环球网、中工网、《中国科学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4年11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4年11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神州学人》、环球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4年10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4年10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河南日报》《江苏教育...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