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国际妇女节——我们真的需要它吗?

2025年03月13日

“国际妇女节有必要吗?女性不是已经享有平等权利了吗?如果男女平等,为什么我们没有国际男人节?”

这些是西交利物浦大学2025年国际妇女节活动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上午的演讲和讨论这些问题得以深入回应。

在活动伊始,西浦副校长钞秋玲教授通过一系列关键数据揭示了高等教育领域中性别平等的现状。她引用《2023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指出,在全球146个国家中,女性仅占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劳动力的29%。这一数据凸显了在教育和职场中推进性别平等的紧迫性。

钞教授(下图)呼吁大家庆祝全球女性的成就,并继续为女性争取平等机会。她表示:“我衷心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关注自身发展,不断提升自我,真正展现自信、自爱、自尊、独立和韧性,在职场上取得卓越成就。”

西浦智库、江苏省性别平等示范基地负责人宋瑜教授(下图)通过强调女性面临的社会压力,进一步阐释了国际妇女节的意义。她指出,女性常常被“社会时钟”所束缚,例如,27岁前未结婚的女性被贴上“剩女”的标签,35岁前未生育则会受到社会评判。

“这些社会时钟不断催促女性,仿佛错过就意味着失败。因此,女性要做到‘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并非易事。我们应当倾听内心的声音,而非社会的期待。”

她还强调,尽管在场的大多数女性在很多方面都相对幸运,但她们有责任去关心其他女性,让她们的声音被听见。宋教授说:“这就是我们庆祝国际妇女节的原因。”

活动期间,多位嘉宾分享了关于女性赋能和领导力的见解。英孚教育中国区总经理兼首席代表Melissa Lam女士(下图左)发表了主题演讲。她结合自己在中国创办英孚语言中心20年的经验,探讨了真实领导力的特质以及激励他人的必要性。

牛津大学病毒学名誉教授William James教授(下图右)则分享了他与多位杰出女性科学家共事的经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多Dorothy Crawford博士(通常以已婚名字Hodgkin而闻名)、牛津大学 James Martin干细胞设施创始人Sally Cowley博士以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前主席Dame Carol Robinson教授。他讲述了这些女性科学家在职业生涯中因性别而面临的挑战,并呼吁观众为她们的成就而非他的演讲鼓掌。

在讨论环节中,嘉宾们(下图)聚焦于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实现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他们建议员工主动向管理者提出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并鼓励在人生关键决策时选择非传统路径。

当天,西交利物浦大学还举办了多项活动以支持女性,包括男性管理层为女性员工送上鲜花、自卫课程、传统手工艺制作和中医养生工作坊等。

此次国际妇女节庆祝活动提醒人们实现性别平等的征程仍在继续,并且在这一努力中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图片说明:与会者打破了女性面临的负面刻板印象,并提出了令人鼓舞的替代方案。)

(图片说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记者:Catherine Diamond  编译:寇博  摄影:段精睿)

2025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