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未来教育学院师生参访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和上海东软集团

2025年03月25日

3月19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组织师生开展"校际与行业参访日"活动,来自国际化教育、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学以及数字化教育的40名硕士生参与了本次参访活动。

本次参访创新采用"国际名校+领军企业"的双轨模式,构建了全方位的学习平台。在常熟世界联合学院(UWC),学生们得以零距离接触全球先进教育理念;在东软集团的深度参访中,则亲身体验了教育科技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活动特别设置的校友分享环节,为在校生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经验借鉴,实现了教育理念、产业实践与职业规划的三维联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知与职业竞争力。

(学院师生与UWC师生合影)

在UWC参访期间,校长Simon Head(下图)与西浦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他特别介绍了UWC"和平与可持续"的办学理念,以及通过"知行"项目和多元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的具体做法。

中文系主任/IBOP中文教师Ms.Ping Li系统介绍了AP、A-Level、IB等主流国际课程体系,并重点解析了IB课程的特色优势。这些先进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参访的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实践参考。UWC教学研究员项目负责人Kelvin Ofosu详细介绍了STEM Teaching Fellow Program这一特色培养计划。他表示:"该项目致力于为教育新人提供全方位成长平台,通过教学实践、课程研修、导师指导等多元培养模式,助力他们成为国际化教育的中坚力量。"Ofosu热情邀请在场学子加入这一项目。

师生们认真聆听,不时就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模式等问题与校方交流。期间,UWC的学生代表也分享了自己在学院的学习生活体验,他们在跨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精彩经历,让参访师生对这所国际化学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4届国际化教育专业校友、现任UWC数学教师的石金(下图)分享了她的职业发展心得:"西浦未来教育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与UWC的教学要求高度契合,"她特别指出,学院注重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应聘时展现出独特优势。

石金回顾道,在校期间通过学院搭建的平台,她得以与众多中小学教育专家深入交流,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她的教育视野,更帮助她快速适应了UWC的国际化教学环境。在实际教学中,她将西浦所学的探究式教学法灵活运用于数学课堂,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参与UWC的国际教师交流项目,让她有机会与全球教育工作者共同研讨教学创新。"这些跨文化合作经历,让我对国际化教育有了更立体的认识,"石金总结道,"也印证了西浦培养模式的前瞻性。"

XJTLU校友、现任UWC行政岗Jiayue Fan(下图)分享了她国际化教育管理在协调各方资源、保障教学与活动顺利开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接触到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和教职工的需求与特点,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

东软集团参访纪实,探索教育科技融合新范式

下午,师生们来到上海东软集团。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东软集团在教育与科技融合领域成果显著。在企业接待人员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企业展厅,了解了东软集团在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学院师生与上海东软集团合影)

人力资源部上海资源部部长张桐介绍了东软集团阿波罗创新实验室,专注于将生成式AI技术融入人力资源管理,致力于打造创新的数字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华东大区咨询部副部长陈俊介绍了东软智慧教育平台V3.0。这是一款面向高校的一站式数字化平台,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覆盖“教-学-管-训-评”典型应用场景,它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学习进度的实时追踪以及教学资源的最优分配。

在教学模式创新上,东软集团助力院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OMO)教学。借助数字化工具,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互动,也能在课后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作业和参与讨论。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设备不足、场地有限等问题。

此外,东软集团还积极参与产教融合项目。通过与高校共建专业、产业学院,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真实业务场景,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参与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为自身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拓宽了思路。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学生实习就业项目负责人杨光宇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进一步深化校企、校际合作,为师生搭建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记者:闫录瑶 编辑:金晓艳 摄影:闫录瑶)

2025年0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