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日
3月29日至30日,首届苏港两地数量金融与风险管理论坛暨西浦数量金融研究院第三届年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隆重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香港高校、国内知名学府、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的近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数量金融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西浦学术副校长阮周林教授(下图)在致辞中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西浦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西浦自2006年起重点发展金融学科,创新融合AI、大数据与金融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并设立数量金融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阮教授表示:“我们期待与各位专家共同推动理论创新,深入探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的前沿课题,促进AI、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场景的落地应用,构建产学研协同的育人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智慧。”
苏州市委金融工委副书记陆志东(下图)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数量金融与风险管理愈发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支柱。他特别提到:"苏州正积极推进'AI+金融'创新实践,目前已梳理出40余个重点应用场景。我们期待与西浦等高校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他还介绍了苏州在金融风险防控方面的创新举措,包括建立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平台等。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下图)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愿景。他表示,西浦作为中外合作大学,经过19年发展,已拥有26,000余名在校生,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学校特别注重融合东西方教育优势,致力于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
席教授特别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西浦正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的教育生态。
"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已面临挑战,"席教授说,"我们正在探索行业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运用AI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坛设置了多个专题研讨环节,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深圳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风险管理与监管科技、产学研协同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来自业界的专家还分享了加密货币与AI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在分论坛中,与会者对金融实践应用,议题涵盖债券市场、养老金管理、区块链金融等多个等领域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论坛由西浦数学物理学院联合金融与精算数学系、数量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致力于搭建苏港两地金融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数量金融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探索风险管理领域前沿技术发展,培育金融科技新动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记者:刘沁茹 摄影:马珍)
2025年04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