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AI + 研究论坛”:探索人工智能研究新边界

2025年04月09日

如今,大多数人已经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s),如西浦AI、DeepSeek和ChatGPT,来提高工作效率、编写代码,甚至创造出戴着帽子的长颈鹿的图像。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思考:AI还能为我们带来哪些突破?如何利用AI工具实现前所未有的创新?

4月2日,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齐聚一堂,参加了由人工智能学院举办的“AI + 研究论坛”。此次论坛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如何在这一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

西浦学术事务副校长阮周林教授(下图左上)为活动致开幕词,并阐述了西浦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关键目标。他表示:“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他们或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或致力于跨学科研究,或在各自的研究项目中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工具。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和创新理念,论坛将促进跨学科合作,形成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团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西浦助理副校长(科研)徐树公教授(下图左下)鼓励研究团队携手合作,发掘西浦具有优势的领域。“尽管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竞争激烈,但只要我们找准具有独特优势的研究方向,仍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他说。

西浦行政事务副校长丁忆民博士(下图右)呼应了徐教授的观点,并强调了加强与学术界和工业界合作伙伴紧密协作的重要性。他表示:“通过邀请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共同构建一个高效、协同的外部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还能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丁校长还特别提到西浦与百度之间新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合作将为学校的人工智能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实现既定目标。

在主旨演讲之后,四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分享了他们将人工智能工具融入研究项目的成功案例。来自计算机系的马杰明博士(下图右下)详细介绍了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提高研究处理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他指出,这些先进的工具能够显著加快研究进程,帮助研究人员更高效地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然而,他也坦诚地指出了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伦理署名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具备真正为社会做出有意义贡献的能力。

来自智能运营管理与市场系的陈露洁教授(下图左上)则从教育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价值。她指出,在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的教学实践中,AI工具正被广泛应用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通过利用AI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新颖或被忽视的研究主题和观点,并创建合成数据集,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定量分析的实践。

来自智能科学系的武芳宇博士(下图右上)展示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案例研究。她的团队成功设计了第一个传统文化素材库,这一成果为理解传统设计元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她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该数据库,例如时装设计师可以从中查找传统中式丝绸长袍上刺绣鸟的先例,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来自智能机电系的宋鹏飞博士(下图左下)则从医疗健康领域出发,分享了他所在研究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取得的显著进展。他们通过创新性地应用这些先进的模型,显著提高了药物开发和筛选的敏感性和效率。

在论坛的最后阶段,与会人员分成小组,围绕如何实现西浦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的目标进行了深入讨论。各小组代表积极分享了他们对于人工智能研究关键领域的见解,包括需要克服的当前限制以及在使用AI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伦理和环境问题。

这些讨论不仅为学校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思路,也为与会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创新灵感的激发。

 

(记者:Catherine Diamond 编译:寇博)

2025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