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Irina Bokova在西浦发表演讲

2025年05月23日

“我认为,教育的未来在于赋予年轻学习者发展他们独特的人类品质的能力——这些是技术永远难以替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前总干事Irina Bokova(下图)5月22日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

本次讲座由西浦学习超市(Learning Mall)主办,主题为“全球视野 + 人工智能 + 可持续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密码”。

Bokova曾担任保加利亚驻法国及摩纳哥大使。2009年,她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任总干事,是首位担任该职务的女性及东南欧人士。在任期内,她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教育发展和反恐合作。因其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影响,她于2016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之一,并于2020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国际荣誉院士。

培养应对未来的全球胜任力

Bokova在演讲中指出,面对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年轻一代亟需具备“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ies)——即理解多元文化、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合作的能力。

“全球胜任力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文化多样性。在多元文化日益融合的社会中,尊重他人文化至关重要,”她说。

她指出,面对气候变化、贫困、不平等等全球性挑战,仅靠传统知识已无法应对,年轻人应具备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跨学科的视角。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议题,我们鼓励他们深入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质疑固有观念,理解不同观点。”

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并存

针对人工智能对劳动市场和教育体系的影响,Bokova指出,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不容忽视。国际劳工组织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约8300万个工作岗位被替代,44%的劳动力技能将在未来五年内发生重大变化。”

但她也强调,技术进步同样带来了大量新机会:“今天60%的就业岗位在1940年还不存在。过去80年里,超85%的就业增长源于技术推动下的新职业。”

“人工智能也可能带来更多直接和间接的新就业岗位。但这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学习、提升技能和转型能力。”

她强调,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这一趋势:“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劳动力结构,大学应将‘终身学习’纳入核心使命,并为‘非传统学习者’(如职场转型人士)提供更灵活、定制化的课程体系。”

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讲座结尾,Bokova再次强调教育在人类未来发展中的根本作用。

“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基石,也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关键。”她指出,教育关系到健康、就业、性别平等、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维度。

她呼吁全球社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我们需要的不是任何一种教育,而是具有转变力、公平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应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与价值判断力,并赋予他们面对复杂挑战的能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育必须传递团结、同理心、尊重多样性与代际责任的价值观。”

此外,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学生事务与信息副校长钞秋玲教授(上图右二)、原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博士(上图左一),以及西浦首席数字官兼知识与信息中心主任毕新博士(上图右一)与Irina Bokova女士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座谈。

 

(记者:韩辛敏 编译:寇博 摄影:王左夫)

 

 

2025年0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