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研究交流研讨会活动回顾

2025年07月21日

2025年6月24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中心顺利举办了“材料工程研究交流研讨会”。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实验室、苏州大学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杰出学者。研讨会聚焦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发展,为跨学科知识共享和战略研究合作搭建了宝贵平台。

研讨会由AMRC主任兼活动负责人杨莉教授致开幕辞。杨教授强调了跨机构合作在推动科学发现与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并对受邀嘉宾的到来和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随后,西交利物浦大学学术副校长阮周林教授强调了学校对研究主导型项目的支持。他对来自不同单位的与会学者表示热忱欢迎,并指出此类活动体现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致力于营造开放、活跃学术文化的一贯承诺。AMRC副主任Konstantinos Papadikis教授介绍了中心的愿景、当前进展及未来方向,并探讨了校内外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开幕仪式在理学院院长John Moraros教授的发言中圆满结束。他指出AMRC是西交利物浦大学迈向全球竞争性研究中心的一个重要支撑,并提到,近期有不少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优秀学者加入该中心,为中心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力量。

上半场主旨演讲分享

第一位演讲者,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张亮博士介绍了一种利用机器人AI化学家进行材料发现的创新方法。该智能系统将计算建模与自动化实验无缝结合,极大地加速了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发现。他的演讲展示了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集成在加速材料开发的速度和精度方面的变革潜力。

接下来,苏州实验室的丁峰教授分享了他在机制驱动精确材料制造方面的研究成果。他阐述了原子级理论见解如何指导材料合成,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可重复性,为寻求普适性和可靠的制造技术铺平了道路。他的演讲突出了理论指导方法在塑造下一代先进材料中的价值。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彭扬院长作为上半场主旨演讲嘉宾,聚焦机构发展战略与科研生态构建,她系统阐述了学院的"三位一体"学科布局,重点介绍了学院在新能源关键材料、高效太阳能利用、新型储能技术、绿色氢能与负碳技术以及智慧能源系统等领域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布局。彭院长特别强调了学院深度展示了地方高校通过学科交叉(材料、化学、环境、大数据)推动能源技术转型与创新。

茶歇环节气氛活跃,为嘉宾提供了交流、交换联系方式以及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继续讨论的机会,鼓励新老研究人员探索未来潜在的合作机会。

下半场主旨演讲分享

茶歇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崔义教授就Nano-X平台进行了精彩演讲。Nano-X是全球首个模块化真空互联研究系统。崔教授详细介绍了这一前沿设备如何在超洁净、高度控制的环境中实现材料的原位和准原位表征。他还详细阐述了该平台在催化和表面科学中的应用,展示了Nano-X平台在解析界面和材料转化过程原子级现象方面的重要能力。

下半场主旨演讲的最后一位嘉宾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丁理峰博士,他探讨了在纳米多孔材料设计中整合机器学习和计算建模的研究。丁博士阐述了如何利用预测算法指导识别出在气体分离和传感应用中性能优化的材料。他的演讲强调了数据驱动方法在材料信息学领域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并概述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项目的进展。

“材料工程研究交流研讨会”在杨莉教授的闭幕致辞中落下帷幕。杨教授对所有演讲者、嘉宾和组织者表达了感谢,并重申了AMRC致力于推进跨学科研究以及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长期合作关系的承诺。

衷心感谢所有演讲嘉宾、与会者和组织者参与到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举办的材料工程研究研讨会。欢迎参加和支持我们未来的各项活动!

如需了解更多 AMRC 相关学术项目详情,请联系: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项目:顾天虹博士 (Tianhong.Gu@xjtlu.edu.cn)

·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项目:Konstantinos Papadikis 教授(Konstantinos.Papadikis@xjtlu.edu.cn)

· 化学或者材料博士项目:丁理峰博士(Lifeng.Ding@xjtlu.edu.cn)

内容素材: Mahider Tekalgne

审核: Professor John Moraros, 

Professor Li Yang

翻译、新媒体:Luyao

2025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