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 · 成长 | AFCT优秀毕业生访谈系列(五)

2025年07月01日

在这个光影交织、创意涌动的时代,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的毕业生正以非凡的热情和实力,走向世界舞台。

他们用作品与理念,收获了来自全球顶尖艺术与创意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包括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电影学院、查普曼大学、洛约拉玛丽蒙特大学、伦敦艺术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提赛德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与曼彻斯特大学等,涵盖电影制作、动画艺术、游戏设计、传播与文化研究、交互设计、计算机艺术等多个创意领域。

在【破格 · 成长】系列中,我们将陆续呈现来自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学、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与科技四大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故事。他们如何找准方向、打造作品、打动世界?这份关于成长与选择的答案,等你一探究竟。

1. 任悦

姓名:任悦

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

目前拿到的offer:

哥伦比亚大学--创意制片

美国电影学院--制片

查普曼大学--影视制作(4w美金奖学金)

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影视制作

 

Q&A:

  • 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 我觉得选择每个专业的第一前提一定是热爱和憧憬。那时的我觉得银幕背后是神秘的,所以出于热爱和好奇,我选择探索这个专业。

  • 你觉得本专业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课程或老师?
  • 让我记忆非常深的就是进入学院以后我们可以体验电影拍摄过程的所有职位,以便迅速找到自己的偏好和擅长的。我觉得给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大三葛瑶老师的制片课,回顾当时她带我们进专业的拍摄团队“实战”训练以及每节课满满的干货制片知识,这种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让我这个行业小白成长迅速,所以很感谢能在本科阶段遇见她。

  •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申研经验吗?
  • 申请季是一场马拉松,只是我们经历完了所以回想起来也不觉得痛苦。我觉得最要紧的就是提前规划!提前规划投递申请的timeline,确定好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完成什么,提前准备作品集,提前模拟面试。另外我觉得每个作品集都应是个人艺术观的立体呈现,所以不要盲目追求技术堆砌,表达自我更重要。

  • 你未来的学术或职业规划是什么?
  • 我预计28年会在哥大结束MFA的学习生涯,希望等到MFA毕业的时候我能从剧本开发到后期制作,再到电影的发⾏,全⾯的孵化一个优秀的作品,讲述我真正想讲述的故事。

  • 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你在西浦的四年,并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吧!
  • 合作:进入专业之后我觉得懂得如何和人合作并找到长期合作的伙伴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幸运我在大二就遇到了两位“战友”,从大二的108小作业到毕设,我们一起完成了许多作品的创作,我们的合作也变的越来越默契和高效。

    创新:相信许多人在拍片初期都会有自己最爱的导演,试图寻找并模仿他的电影镜头和风格,复刻相似的剧情和节奏。这当然会有进步,但我想说的是,请你相信你自己,多从身边找灵感,不要拘泥于范式的表达,才会有创新和突破。

    自律:在这几年里,我学会今日事今日毕。其实我在生活中并不太会这么要求自己,但是对于工作和学习,能今天完成的事情我就不会拖到明天因为在电影行业时间就是金钱。

  

 

2. 沈沁瑶

姓名:沈沁瑶

专业:艺术与科技

(大二,大三专业排名第一)

目前拿到的offer:

爱丁堡大学

--现当代艺术:历史,策展,与批评

 

大家好!我叫沈沁瑶,就读于艺术与科技专业。目前我收到了爱丁堡大学:现当代艺术:历史、策展与批评理学硕士的offer,这也是我的理想offer。我的兴趣爱好是:刺绣、睡觉还有看热闹。

 

Q&A:

  • 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 特喜欢艺术的一个小女孩。Let’s学习!

  • 你觉得本专业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课程或老师?
  • 我认为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不论是课内或是课外的项目,做什么都能得到老师们的支持。在这段探索的旅程暂告段落之时,我离理想中的我更近了一点。

    最喜欢的老师必然是我的毕业项目导师Alvaro Collar教授。他的后期课让我这个小白爱上了影视与后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论我问出什么样的问题,他都非常有耐心地予以解答。也是在他的影响下,我从一个透明的自闭人慢慢成长成了一个优秀的社交悍匪。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说实话,我想做的东西其实并不在他的研究领域内,甚至我们的一些观点是相反的。但他非常包容,很愿意主动来了解我的兴趣和我的想法,真诚地与我讨论,给出看法和建议。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最喜欢的课程是CAT301TC。在这个课程中,我有幸与PD Zhonghao Chen老师合作,主导策划了刚刚结束的2025ATE/AFCT毕业设计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将在之前课程中学到的叙事、策展、用户体验设计等诸多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与PS、TMO/TECH、UMC、CMO、PMO的多部门协同工作非常高效地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带领最棒的ATEer们干活的过程更是锻炼了我的领导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也许整个大学不会再有第二个专业能够给学生这么大的权限与机会。ATE优秀的课程设计体系帮助我们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申研经验吗?
  • 虽然我也参加了很多课外的项目和活动,但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成绩。我认为这些项目和活动有相关经历即可,实际上在申请的时候还是以成绩为主。因此,除非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项目,不要分太多心在这些事情上。还得是好好写作业,课外多自学。油管印度老哥或者是B站的大神都是我未曾谋面的老师们。我和我绩点很高的朋友们在申请的时候都是几天就下offer了,不曾被养过鱼。

  • 你未来的学术或职业规划是什么?
  • 我很希望未来可以为教育事业作出一些贡献。但先把硕士读了再说吧。

  • 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你在西浦的四年,并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吧!
  • 探索,修炼,自省

    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身体健康最重要

 

 

3.高歌

姓名:高歌

专业:广播电视学

目前拿到的offer:

悉尼大学--文化研究

悉尼大学--数字传播与文化

悉尼大学--商学硕士

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硕士

 

大家好,我是高歌,大四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喜欢摄影和旅游。目前已获得悉尼大学数字传播与文化、文化研究、商科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市场营销等硕士项目的录取。

 

Q&A:

  • 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 我认为TV Production的实践性很强,是一个对我未来就业发展能够提供很大帮助的专业,并且我本人对综艺及其他影视作品有浓厚的兴趣。

  • 你觉得本专业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课程或老师?
  • 我认为在TV Production的课程学习中我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和同学们产生很强烈的羁绊。我认为最有意思的课程是Yijun Guo老师的FTA205,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在演播室中进行综艺录制。

  •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申研经验吗?
  • 我认为申请研究生不一定要拘泥在和自己本科专业非常相关的专业,可以尝试更多不同的专业,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你未来的学术或职业规划是什么?
  • 我将以研究生的身份继续学习,并在此期间寻找实习机会,为未来的就业进行铺垫。

  • 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你在西浦的四年,并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吧!
  • DDL,陪伴,不舍

    我相信大家都对赶DDL这件事深有体会,但是在赶完大四的最后一个DDL后,比起放松和开心,我感受更多的是对朋友,学校的不舍,因为他们陪伴了我无数个日日夜夜,所以我希望大家能珍惜,享受这四年的每一刻。

 

4.马一夫

姓名:马一夫

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目前拿到的offer:

伦敦大学学院--数字媒体制作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游戏和玩法设计

提赛德大学--游戏设计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严肃游戏和VR

赫特福德大学--游戏美术和设计

伯恩茅斯大学--游戏发展中的人类人工智能

 

大家好,我是马一夫,大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高中就读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平时喜欢游戏,音乐和动漫.目前已获得伦敦大学学院数字媒体制作,金史密斯学院游戏和玩法设计,提赛德大学游戏设计,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严肃游戏和VR,赫特福德大学的游戏美术和设计,伯恩茅斯大学的游戏发展中的人类人工智能等硕士项目的录取。

 

Q&A:

  • 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 我喜欢游戏和动漫,喜欢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数字媒体艺术让我能在创意表达中融入技术手段,实现游戏设计的想法,这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

  • 你觉得本专业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课程或老师?
  • 数字媒体艺术结合了艺术和技术,既学设计、动画、拍摄等创意内容,也学一些编程和数字工具,培养我们用现代技术做出有创意的作品,比如互动装置、短片、游戏等。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课程是大三时刘洋老师的Motion Design.在这门课程,我既学习到了建模软件的使用,也学习到了如何设计人物的动作以及建造3D场景的流程。

  •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申研经验吗?
  • 尽早准备语言和作品集,作品集可以多尝试用不同的软件来做,这样可以展现不同软件的使用能力。尽量赶在第一批次申请,然后可以同时申请综合类大学的综合性专业和艺术类大学的特定专业。这样在最后择校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 你未来的学术或职业规划是什么?
  • 会先去金史密斯学院完成硕士的学习,然后可能会看情况考虑继续申请博士的可能。

  • 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你在西浦的四年,并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吧!
  • 大学是发现自我兴趣和准备入行的好机会,多尝试不同方向,找到真正喜欢的事情;要学会自我管理,提前规划时间;多与同学合作交流,团队项目中能学到很多课堂外的东西。

 

感谢每一位在本期中分享故事的同学,感谢你们的坦诚、勇气与创意,也感谢你们为更多后来者点亮了前行的灯。

愿你们带着在西浦积淀的热情与才华,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破格 · 成长”之路。

前路浩瀚,祝福无尽。

(供稿:刘宇琦 编辑:李雯祯)

2025年07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