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西浦翻译本科生亮相全国翻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

2025年07月24日

2025年5月31日,“人工智能时代全国一流翻译专业建设圆桌论坛”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作为全国翻译教育领域的高水平学术盛会,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浙江省翻译协会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知名高校和翻译行业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及优秀师生代表共聚一堂,共话新时代翻译人才培养之道。

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专业面临着全新的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论坛聚焦于翻译教育如何顺应技术革新,积极探索翻译专业数智化发展路径,致力于推动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协同培养。

西交利物浦大学翻译专业师生一行参会并作学术分享,展现了西浦翻译专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前沿思维和教学创新能力,以及西浦学子在本科阶段即具备的学术素养与科研潜力。

师生共话AI时代翻译教育:学术前沿的“西浦声音”
文学与翻译系系主任胡婉博士以《数智引领,西浦方案:翻译专业数智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为题,系统介绍了西浦翻译专业在构建“数智化全链路”课程体系方面的探索。翻译本科专业负责人韩致玮博士则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教学的具体案例Rethinking AI-Empowered Undergraduate Translator Training: From Core Competence to Human-Machine Co-Creation,提出翻译本科教育应兼顾核心能力培养与人机协同创新,强调技术赋能下的人文坚守。

学子参会感悟:00后学子眼中的AI时代译者定位
陆海天(翻译本科22级学生)
论文题目:《人工智能与翻译技术的课堂应用》
有幸参加此次由浙江大学主办的高水平学术论坛,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与名家大师、技术专家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在分论坛中,我以学生视角分享了西浦在AI介入教学方面的课堂实践,特别强调了在翻译教学中如何在技术赋能的同时守护语言文化深度与人文精神。
这是一次真正有价值、有内涵的学术交流。得见各个高校的研究模式、教学成果、学子风采等等,在翻译这片广大土地上百花齐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提出的“翻译学的‘技’‘艺’‘道’”的思考,深入浅出地点出了AI冲击下翻译研究的应变与坚持。这次会议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收获了与同行和师长的交流互动机会,受益匪浅。

马骁一 (翻译本科23级学生)
论文题目:How does translation shape ou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ization?
很荣幸在五月末赴浙江大学参加“人工智能时代全国一流翻译专业建设圆桌论坛”,并在分论坛上进行论文宣读。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学术展示的机会,更是一段开阔眼界、收获颇丰的成长经历。在主论坛上,多位专家以自身的研究出发,讲述并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翻译的破局及进化之道,为我们日后的翻译教育铺路。无论是在各类翻译课题、技巧,亦或是对当下及未来道路的思考上,我都收获良多。在分论坛上,我听到了各位老师关于翻译课程的设计和分享。在我宣读论文后,来自浙江大学的翻译教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帮助我进一步思考翻译课程与全球化视角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论坛上每位发言的老师都以教育为导向,颇具人文关怀,也让我感受到翻译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温度。此次论坛不仅为西浦翻译专业的师生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凸显了我们专业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翻译教育革新与本科教学科研融合方面的探索成果。正如老师们分享的专业目标,西浦翻译专业将继续深耕“数智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能力为本,积极拓展人机共创的新路径,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技术素养与文化深度的高水平翻译人才。我也将为此持续努力。

(供稿:文学与翻译系)

2025年0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