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仓到瑞典,稳稳前行,也是一种了不起的答案

2025年08月14日

“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最顶尖的那一个,我们更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通过四年的教育,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 智造生态学院教育研发院主任朱雨逸老师这样评价林希,也这样定义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林希在校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与老师积极沟通,规划明确、行动稳健。她也许不是班级中成绩最突出的一位,也并非竞赛或科研的常胜将军。但她清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阶段该做什么。从语言考试、行业发展项目(PDP)准备到实习申请,她都有条不紊地推进,并在大四初就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研究生offer。

图为林希在智造生态学院毕业典礼照片

从官网研究到一对一交流:她如何坚定选择智能制造

林希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浓厚的语言环境和丰富的外教课程为她日后的全英文大学课堂打下了扎实基础。她回忆道,高中时期已了解有不少学长学姐选择西浦,这让她较早就对这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产生了关注。

而在报考前,林希通过认真查阅学校官网,深入研究课程大纲与专业设置,并基本明确了志愿方向。她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认可其中融合工程基础与实践应用的教学设计。

图为智造生态学院A栋一楼

大一入学后,她通过参加智造生态学院举办的专业介绍活动,有机会与朱雨逸老师进行一对一电话交流,打消了对工科中数学课程强度的顾虑。朱老师还介绍了太仓校园资源丰富、师生比例优的特点,也让她对融合式教育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在朱老师的建议下,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优势所在:自认数学稍弱但物理更擅长,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恰好在课程设计上相对强化物理应用,并且数学课程安排更为合理,这让她最终坚定了选择。

PDP实践:从零编程到零距离进入智能工厂

PDP项目是林希选择创业家学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她早在高中便在官网上了解到该项目,希望借此提升实践能力,度过更有意义的大学假期。

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林希第一次参与PDP项目,任务是完成一个“家庭巡逻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系统,需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平台进行路径编程。但她此前几乎没有编程经验,组内也无人擅长该领域。

项目临近尾声时,她主动向其他小组的机器人专业同学请教,同时自学Python,查阅资料并反复调试,最终在最后一周顺利完成系统开发。她回忆道:“当时我逼着自己学了一堆Python,完成后的效果还挺不错,最终拿到了三等奖。”

图为PDP机械臂组装孔明锁

积累了编程基础后,林希在大二暑假参与了更深入的线下实践。他们前往南京博世工厂参观,了解自动化产线运作模式与工厂布局设计。团队还参与了由ABB机械臂执行的 “孔明锁” 装配训练,并完成了一系列产线自动化相关的模块学习。

对林希来说,两次PDP实践不仅锻炼了她的编程和工程协作能力,也让她意识到:从企业真实需求出发进行项目训练,是非常宝贵的学习体验。她特别提到,自己参与过的模块和训练内容,后来也逐步被整合进了专业课程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图为博世参观自动化产线合照

这一点正体现了融合式教育中“共建课程”的理念。朱雨逸老师介绍,学院与企业共建的课程以“问题导向”为核心,从行业实际问题切入,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在实践中学习,并逐步建立起对制造全流程的系统理解。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林希不仅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图中红框为智造生态学院与行业共建课程

走出校园,她在实习中找到了方向感

图为林希实习照片

入职初期,她主要协助项目助理完成报销、客户接待等基础工作。随着常驻项目助理前往墨西哥出差,她逐步被委以更核心任务,包括制作海关报表、处理出口流程、与客户直接沟通等。

虽然岗位本身偏向管理方向,所涉及的技术内容不多,但林希认为,正是因为自己掌握了专业背景,才能在翻译、客户沟通等环节更具专业性,理解产品时也更有深度。“我们的产品是自动化产线,我本科学的是制造,哪怕我不做技术岗,我能看懂这些东西,客户也会更信任我。”

这段经历让她更加意识到技术与管理并非对立。“并不是管人、写表就是没用的杂活,管理岗一样关键。技术是基础,进入行业后,还需要面对客户与市场。”

她在实习中结识的项目经理与工程师,也给予她许多现实参考。“大家平时聊天中会提到岗位分工、苏州和上海的薪资水平等等,这些真实的信息也帮助我更清晰地规划未来。”

从太仓到瑞典:融合式教育理念的国际接力

完成创业家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后,林希即将前往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攻读集成产品设计(创新管理与产品研发方向)硕士项目。她说,这个专业与太仓校园的融合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之处,“就像是融合教育理念的延续——把技术与市场结合,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关注点。”

图为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校园图

相比盲目“冲排名”,林希更注重专业契合与未来发展。她主动联系老师调研目标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长学姐的真实体验,最终选择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程管理方向。

她分享道,在申请过程中,她特意选择了“技术+商业”融合型研究生项目, “我们太仓很多课程都和企业直接对接,比如我们的专业就与海尔、博世等知名公司有联合课程内容,这种实践形式和KTH的创新管理与产品研发方向的硕士项目非常一致。

“所以我们的学生培养,是面向 ‘协同型’与 ‘整合型’能力的,” 朱老师说, “当今的智能制造人才,应当具备从需求、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理解力。具备单一技能的专业人才固然重要,但真正稀缺的,是能够跨部门整合资源、协调上下游系统、推动整体流程优化的人才。”

图为智造生态学院2025届毕业生与教师合照

(记者:丁莹 图片提供: 智造生态学院 审核:许晓旻)

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