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十年前,Silas Oluwadahunsi博士还是一名活跃在尼日利亚施工一线的土木工程师,负责开展与推进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如今,他正投身于一项有可能引发钢铁制造领域革命性变化的技术研究,这项技术有望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Oluwadahunsi博士已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获得了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是湖南大学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专注于3D打印钢的研究。
他从一线工程人员转型为学者,将实践经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自我革新的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
西浦学术之旅
Oluwadahunsi博士于2017年来到中国,开始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学位。他当时原本计划前往欧洲深造,但在尼日利亚与一位讲师的交谈使他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他回忆道:“我原本没有考虑过中国的大学,但他人偶然的建议却让我发现了一方全新的、充满学术机遇的天地。”
在西浦求学期间,Oluwadahunsi博士投身于紧锣密鼓的课程学习中,闲暇时间还不忘体验苏州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无论是从学术提升还是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在西浦的这段经历都使我受益匪浅。生活在中国,我有机会与当地居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他说。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Oluwadahunsi博士意识到自己非常适合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西浦以研究为主导的学习环境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他继续在西浦攻读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Oluwadahunsi博士在读博期间主要研究用于搭建组合楼板的冷弯薄壁型钢檩条和混凝土板。他的研究探讨了冷弯薄壁型钢为何可以凭其可持续且经济实惠的特点,成为热轧钢的替代品。
“由于生产环节能耗较低,冷弯薄壁型钢成本更低,且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不过,用这种钢制成的檩条通常较薄,容易发生屈曲。”
他解释道:“若要在楼板及类似应用场景中采用冷弯薄壁型钢,就要开展充分研究,以便在国家层面制定适宜的准则和标准。”
Oluwadahunsi博士大力推崇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举措。他倡导“变废为宝”理念,力求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制造业和住宅建筑领域存在着严重的废弃物问题,这之中的很大一部分废弃物都能在建筑施工中重新利用。”他谈道。
“若想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就要先开展试点项目,然后推进标准化工作。有了科学合理的标准,废弃物管理机构就能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而专注于将废弃物转化为建筑材料的公司也会应运而生,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他补充道。
Oluwadahunsi博士在研究中测试的一种组合梁
攻克挑战
Oluwadahunsi博士的读博经历并非一帆风顺。
他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质,这就要求他在严谨的测试与理论洞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实践为理论提供依据,而理论又指导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疫情期间的各种因素推迟了他的研究进度,曾有数月时间他都无法使用实验设施展开工作。
尽管遭遇了种种挫折,Oluwadahunsi博士仍保持专注。他表示:“攻读博士学位靠的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坚韧不拔。它考验的是你在面对重重阻碍时能否坚持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与来自不同背景的教职工及同学展开合作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研究经历。“通过与他人交流想法、携手解决彼此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接受反馈,个人的研究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2021年,Oluwadahunsi博士(右一)担任Y-Project健康与安全员,在项目现场开展工作
引领前沿研究
从西交利物浦大学土木工程博士项目毕业后,Oluwadahunsi博士随即在湖南大学开启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3D打印钢研究,这是他早期研究工作的延伸。
他说:“与我共事的教授非常热衷于3D打印结构研究。能在这个新领域的最前沿开展研究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
Oluwadahunsi博士出席2024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博士毕业典礼
Oluwadahunsi博士已成功将自身既有的专业知识与新兴技术相结合。
他说:“到了目前这个阶段,我需要独立设计并开展实验,还要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以及会议论文的方式来分享我的研究成果。”
Oluwadahunsi博士已产出多篇学术论文,研究内容涵盖钢筋混凝土腐蚀以及橡胶混凝土材料性能表现等方面。
2023年,Oluwadahunsi博士在新加坡的一场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展望未来
Oluwadahunsi博士认为,未来的世界将会由新兴技术重塑,尤其是被人工智能影响。
“我认为,终有一日,建筑师只需全身心投入到建筑设计的创意工作中,而人工智能将承担起结构分析、设计以及细节处理等任务。计算机将全面接管所有技术层面的工作。”他说道。
然而,他着重指出,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依旧不可或缺。
“如果计算机出现失误呢?你如何发现问题?由此可见,深入理解基础知识是很关键的。”
Oluwadahunsi博士的长远目标是培育新一代工程师。
2023年,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土木工程系举办的博士经验分享研讨会上,Oluwadahunsi博士接受感谢证书
他表示:“我希望能担任本科或硕士项目的兼职讲师或校外指导老师。”
“我们能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莫过于我们对他人生活带来的积极改变。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激励、扶持新一代土木工程研究者,为培育出杰出的后继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Precious Chibeze 翻译:王雪琪 编辑:胡秋辰 图片提供:Silas Oluwadahunsi博士)
2025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