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拟立项目。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健康与环境科学系助理教授穆青博士成功获批2025年度江苏省科技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将开展以可解释性人工智能驱动的大气二氧化碳(CO2)温室气体研究。
该项目题为《基于人工智能的江苏省大气二氧化碳柱浓度高精度反演与可解释性机理研究》,计划实施周期为2025年10月至2028年9月。项目将构建覆盖2003年至2021年、空间分辨率为0.025°×0.025°的江苏省逐日大气CO₂柱浓度数据集,并结合可解释性人工智能方法,系统评估气象、植被与人为排放等因素对CO₂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时空演变机理。
推动AI与大气科学的融合
该项目将打造一条完整的技术链条——“高精度可视化—可解释归因—敏感性实验”,不仅为碳源汇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也将推动人工智能在大气科学中的深入应用。通过这种方法,研究团队能够更加清晰地识别二氧化碳变化的驱动因素,为理解区域碳循环提供新的视角。
与此同时,研究成果还将为江苏省的“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识别重点排放区域、量化不同因素的贡献并评估减排方案的潜在效果,项目将为长三角区域的低碳协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穆青博士表示,“本项目的获批离不开理学院在‘AI+Science’方向上的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将在应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穆青博士
穆青博士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理学院健康与环境科学系助理教授。她结合大气数值模拟、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探究大气污染物、生物气溶胶及温室气体的大气过程,并关注极端气候对大气环境和公共健康的综合影响。穆青博士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在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之前,曾任挪威气象研究所终身科学家。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入选江苏省人才计划,并担任江苏省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分会委员。迄今在 Science Advances 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她的课题组招收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欢迎具有环境科学、数据科学或计算机相关背景的同学加入。有意者可将个人简历和研究兴趣发送至 Qing.Mu@xjtlu.edu.cn。
2025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