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5日
Fabiola Polidoro博士在苏州
“如果你和中国人成为了朋友,他们对你说的第一句话一般是‘我们一起去吃饭吧’——这和我们意大利人的习惯简直一模一样。” 刚刚从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毕业并拿到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Fabiola Polidoro说道。
在中国求学期间,她邂逅了许多这样令人惊喜的文化共鸣,上述场景便是其中之一。
Polidoro博士与中国的缘分从她在意大利时就开始了。在都灵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Torino)就读时,她结识了来自洛阳师范学院的中国交换生,并与他们结下友谊。
“他们邀请我共进午餐,也就是在那时,我发现我们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美食能把大家聚在一起的文化,都让我觉得和意大利很像。我的中国朋友们常开玩笑说,意大利就像欧洲的’小中国’,当我来到中国后,发现他们说得确实没错,中国的生活方式非常适合我。” 她说道。
“我本身也对中国的语言文化很感兴趣,所以在寻找博士阶段的深造机会时,我选择了西浦,来到了中国。”
2020年疫情暴发后,Polidoro博士暂停了学业。2022年,作为西浦博士项目培养的一部分,她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继续深造,为期一年;2023年,她重返苏州,完成剩余的研究工作。
Fabiola Polidoro博士在利物浦大学
在西浦学习期间,她不仅选修了中文课程、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还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能看到世界的另一面、了解不同的文化,这种体验太奇妙了。” 她说道。
通过各类活动,Polidoro博士对中国习俗的理解不断加深。“比如,在中国,用双手递东西是尊重的表现;收到礼物时立刻打开,则会显得贪心。而在意大利,当场打开礼物才是表达尊重的方式,不这么做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态度敷衍,不重视对方的心意。”
Polidoro博士表示,自己格外喜欢这些 “只有和当地人相处久了才能发现的细微之处”。
“我真的要感谢我的中国朋友们和他们的家人,让我得以全方位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
她的观察与感悟同样延伸到了学术研究领域。
她的研究方向是移动设备的信息可视化,旨在优化人们日常与数据的交互方式。她介绍说:“核心是让信息能够被快速、高效地获取。”
“中国的应用程序,比如淘宝,在设计上与西方平台存在差异,让我在研究中受益匪浅。如果一直待在欧洲,我根本不会发现这些独到的见解。在西浦的经历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此外,我还从西浦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尤其是智能工程学院和语言中心的老师们。他们都非常友善,给了我极大的支持,我对此满怀感激。” Polidoro博士补充道。
回望这段旅程,Polidoro博士感慨道,西浦的时光对她的学术道路和个人成长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西浦教给你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塑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会与来自从未踏足过的土地的同学建立深厚联结,也会逐渐意识到,所谓’异域’文化其实并非那么遥远陌生。这段经历真的太美好了!”
(记者:金画恬 翻译:韩香音 编辑:胡秋辰 图片提供:Fabiola Polidoro博士、何蕙伶)
2025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