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
昨天还是波澜不惊,今天却突然大涨或大跌——这样的“跳跃式”行情让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有没有办法在价格真正跳动之前,从市场本身读到一些信号?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金融系高级副教授阮鑫丰博士及合作者的最新研究给出了答案。其论文《Merton (1976) Implied Jump》已正式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JEDC)。该研究以经典的 Merton 跳跃—扩散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从期权市场中识别和量化“隐含跳跃”的新方法,从而为理解金融市场中的突发性波动与风险定价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和实证证据。

在金融经济学中,隐含波动率长期被视为衡量市场风险预期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波动性的整体判断,并在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变化并非始终平滑连续,突发事件、宏观政策调整或地缘政治冲突常常引发价格的“跳跃”式变动。这类跳跃风险在市场运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传统隐含波动率指标往往无法有效捕捉。基于这一现实问题,该研究尝试回答一个长期未被充分解决的核心问题:能否像估算隐含波动率那样,从期权价格中直接推断出市场对跳跃风险的预期?
研究团队在这一问题上作出了创新性的回答。他们以 Merton 于 1976 年提出的跳跃—扩散模型为理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能够从期权数据中反推出投资者跳跃预期的新方法。这一方法通过系统地估计模型参数,并结合期权市场的横截面价格信息,成功提炼出反映市场跳跃特征的指标。基于该框架,研究团队提出了两个新的衡量工具——隐含跳跃期望指数(JIX)与隐含跳跃波动指数(JVIX),分别代表市场对价格跳跃幅度与跳跃不确定性的预期。与传统波动率指标不同,这两个指数能够揭示市场在极端风险情境下的情绪变化与风险溢价结构。
通过对美国股指期权市场十余年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隐含跳跃指数与市场后续表现密切相关。当跳跃指数上升时,市场通常在随后出现更高的收益或风险补偿,这表明投资者确实在期权定价中纳入了对突发事件的担忧。此外,跳跃指数在预测未来市场波动方面同样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信息含量超过传统隐含波动率指标。研究进一步表明,将这些指数纳入主流的波动率预测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精度。
该研究的学术贡献不仅体现在提出了新的隐含跳跃测度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在理论与实证层面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金融市场中看不见的“跳跃预期”能够被定量化地识别与分析。这为研究极端风险、尾部事件以及市场情绪提供了新的工具,也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监测系统性风险的新思路。在实践层面,这一框架可被应用于股票、商品、外汇等不同市场,用以识别潜在的风险积聚和传导路径。
阮鑫丰,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高级副教授和江苏省特聘教授。2019年至2023年任教于奥塔哥大学(新西兰),先后担任金融学讲师和高级讲师。2018年至2019年在奥克兰理工大学(新西兰)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资产定价和衍生品,在《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等SSCI期刊发表30余篇。获得2019年度奥塔哥商学院最佳年度科研人员(新兴)。在最近的国内和国际会议上多次获得最佳论文奖。目前担任《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影响因子:3.7) 副主编。获得2019年度奥塔哥商学院最佳年度科研人员(新兴)。已指导金融学博士生(奥塔哥大学)毕业8名。2023年获得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教育类项目)。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简称 JEDC)是一份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专注于经济动力学与控制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该期刊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宏观经济模型、动态均衡、最优控制、非线性动力系统等理论研究,也欢迎将计算方法、算法设计、数值模拟、人工智能与数据库方法等现代工具应用于经济和金融问题的文章。期刊力求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将经济理论、动态分析与现代计算技术融合的学术平台,以促进复杂经济系统与机制的深度理解。期刊评级为 ABDC-A*。
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