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2025年10月18日下午,西浦-集萃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产业联合培养课题双选与交流会”。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信息技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20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参与,共发布106项产业联合培养课题,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与产学融合机会。
活动于下午正式拉开帷幕。西浦助理副校长(科研)、西浦-集萃学院执行院长徐树公教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部副主任樊陆欢女士,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生院主任、西浦-集萃学院运营院长周玮老师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徐树公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深入阐释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与西浦-集萃学院独特的运营模式。他指出,西浦-集萃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产教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在产业导师经验分享环节,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数字医疗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宇介绍了该所作为长三角国创中心在上海布局的首家新建研究所的战略定位与关键技术。他重点分享了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下,构建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网络的实践与探索。据悉,数字医疗所三年来已联合培养7名西浦学生,并成功录用一名优秀毕业生,体现了联培机制在人才输送方面的显著成效。

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产业导师李慧则分享了公司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两年多来,万国数据累计培养9名硕士生,其中两名学生荣获企业创新金点子奖,一项成果成功申请发明专利。她指出,联培项目不仅助力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案落地”的闭环能力,也为企业解决了“理论+场景化应用”问题。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新聘产业导师证书颁发仪式。来自阿普塔集团、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液化空气(中国)研发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等单位的十余位产业导师代表接受聘书,正式成为西浦-集萃学院的产业导师。

随后由西浦-集萃学院执行院长徐树公教授主持的圆桌论坛中,产学研各方代表分享了宝贵见解。长三角先进超声技术研究所所长周红生指出,联合培养的学生为研究所注入了新活力,并在解决技术问题、预研关键技术方面作用显著。西浦智能工程学院陈敏教授分享了校企长期合作中“信任建立”与“成果共享”的重要性。作为联培成果的优秀代表,西浦2024届博士毕业生及新晋产业导师杨雨童以亲身经历,印证了联合培养模式对科研与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最后,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樊陆欢讲述了联合培养模式提供的真实、高质量、多元化的产业资源,为同学们的就业以及个人未来探索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西浦-集萃学院运营院长周玮就本次双选会的课题内容、遴选流程及常见问题向同学们作了详细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课题。
活动最后进入师生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与来自各领域的产业导师及西浦学术导师进行面对面沟通,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学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产业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课题选择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西浦-集萃学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持续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与产业资源对接,已成为西浦研究生教育中连接学术与产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部分。本次双选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彰显了西浦在融合式教育的探索成果与发展活力。
(记者、编辑:王康力)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