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酉民校长在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大学教育与未来人才培养论坛”发表主旨报告

2025年10月27日

10月24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大学教育与未来人才培养论坛”在温州肯恩大学召开。论坛汇聚国内外高校领导、教育专家与青年科学家代表,围绕“大学教育与未来人才培养”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与育人新范式。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张宁,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陆锦,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曾瑞华,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代表出席论坛。温州肯恩大学党委书记潘建中出席并致辞。

大咖齐聚 分享高等教育创新观点

主旨报告环节,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杨宗凯以“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智能时代”为题发言,提出教育生态正从“师生二元”转向“师机生三元”,应树立“价值为先、能力为重”的人才标准,探索未来课堂与智能治理的新路径。

西交利物浦大学理事、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下图)围绕《全球视野,本土理解,国际行动——未来教育的探索》,分享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融合经验。他表示,AI带来知识泛滥等挑战,教育目标应从“防无知”转向培养创造力与人机协作能力。未来教育呈跨校跨国、需求导向、技术驱动等特点,大学应改革教学模式,保留学术活力,培养学生独特智慧。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校长Stephanie Marshall(下图)聚焦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明确未来大学育人核心目标。她分享该校在AI教学法、教学奖励体系、学术领导力发展及国际合作方面的实践。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副校长Guilherme Albieri(下图)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全球化时代大学对“人”的价值回归。他提出大学应围绕五大支柱促进学生成长:寻找人生意义、重视人际关系、合理利用AI、推动跨学科合作、培养积极情绪,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路径。

深度对话 拓展高等教育交流维度

大学校长圆桌论坛环节中,昆山杜克大学政府事务副校长蔡红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沈伟其、上海纽约大学荣誉校长俞立中、温州肯恩大学执行副校长Cary Anderson,围绕“未来人才培养”进行深度对话,进一步凝聚教育共识,为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除主论坛外,本次论坛设置了三大分论坛。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围绕“未来青年科学家培养”“国际胜任力培养”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等主题展开交流,为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多元思路。

 

(图文来源:温州肯恩大学  编辑:寇博 )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