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科研实力亮眼!IBSS师生携创新成果亮相全国顶尖金融学术会议

2025年11月06日

在近期举行的第二十二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年会和第二十二届中国金融学年会上,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师生团队受邀参加并担任重要学术角色。值得关注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大四学生陈思含与其导师金融系高级副教授肖亚军博士合作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New Asset Management Regulation on Informal Financing》,成功入选两大会议。作为在两大会场唯一一位进行报告的本科生,陈思含凭借其出色表现赢得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好评,充分展现了西浦学子卓越的科研能力与综合学术素养。

两场会议均为国内顶尖的金融学术平台。其中,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年会历史悠久、行业影响力广泛;本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则聚焦“范式变革:人工智能重塑金融”主题,吸引了大量学术成果投稿,投稿总量高达1535篇,最终仅312篇成功录用,竞争尤为激烈。西浦国际商学院师生深度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何学中教授、史晓萌博士作了分会场报告;何学中教授、肖亚军博士、刘嘉涛博士、顾鑫博士等多位教师更受邀担任点评人,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互动。

在论文汇报环节,陈思含先后在两大年会分会场清晰阐释了其研究的核心发现:宏观审慎监管在规范影子银行的同时,其政策效应也传导至中小企业融资层面,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收紧效果。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大语言模型从裁判文书网构建了全国企业间借贷数据库,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对中小企业信贷环境造成了显著间接冲击,不仅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还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与用工规模。这一发现为影子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了宝贵的微观证据,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除了进行论文报告,陈思含还首次承担起点评人的职责。她坦言,从“被点评”到“点评人”的角色转变,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让她学会了从更全面、更审慎的角度去思考研究的价值。与此同时,她的研究也获得了学界前辈的宝贵指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段琳老师肯定了其在数据与方法上的创新,合肥工业大学的屠雪永老师则为研究的实证框架与宏观关联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陈思含深感,只有将文章置于更广阔的学术共同体中,才能获得如此多元的视角,这让她对未来的研究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陈思含此次在学术会议上取得的优异成果,离不开导师肖亚军博士的系统指导与全方位支持。自她大二起肖博士便全程跟进并对其进行科研训练,在学术上严格把关,在治学与为人上树立榜样这份坚实的师生传承,为站上全国性学术舞台提供了关键支撑。作为科研探索阶段的本科生,陈思含此次高质量的研究汇报,既体现了西浦国际商学院在本科科研培养与教学协同机制上的投入,也让她进一步坚定了学术研究的职业方向,为未来学术道路奠定基础。

未来,IBSS将继续以“连接全球,奉献社会,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教育,以科研为主导建立影响,成为商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剂”为使命,鼓励更多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践、走向更高学术舞台,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西浦力量。

2025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