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一场关于人类与海洋的“审判”,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一门课程开始。

(“血清计划:支配权的审判”)
西浦工业设计系两名硕士生马一然和朱显玥将课堂作业 “血清计划:支配权的审判” 发展为完整的叙事设计作品。作品融合了人工智能、多物种叙事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最终登上国际舞台;基于该作品案例发表的研究论文亦被国际会议收录。
马一然介绍道:“我们的故事设定在一个假想世界——大陆漂移与环境崩溃迫使人类直面自身的傲慢,故事情节则通过深海法庭的视角徐徐展开。受压迫的海洋生物与机器人联合反抗人类的傲慢,引发一场颠覆既有联盟格局的重塑身份认同的战争。
“它融合了科幻元素与伦理思辨,希望观众重新审视人类在脆弱生态系统中的定位,倡导构想跨物种共生的未来图景。”

该项目最初是工业设计课程“身体、空间与机器”的课程作业,由助理教授、课程负责人周乐博士与课程导师黄梦婕博士共同指导,工业设计博士生李佳和担任助教。
“在这门课中,我们学习了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设计理念以及如何系统地运用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设计、展示和传达我们的观念。教授提供的理论与实践框架对我们创意和设计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马一然说。

(从左到右:陈曦、马一然、朱显玥、周乐博士)
在近期宣布结果的“2025第二届数字艺术学生竞赛:未来设想”中,“血清计划”获得了荣誉提名奖,该竞赛由数字艺术与交互媒体领域的国际顶尖平台——计算机图形和交互技术特别兴趣小组(ACM SIGGRAPH)与国际电子艺术协会(ISEA)联合主办。
今年夏天,马一然和朱显玥受邀来到韩国首尔,在ISEA 2025大会上展示了她们的作品。

(朱显玥(左)和马一然(右)在ISEA 2025大会)
在此基础上,周博士邀请两名学生以及工业设计博士生陈曦在暑假期间继续开展研究。以“血清计划”作为案例,他们共同撰写的相关论文成功被在奥地利举办的美国计算机协会智能交互与可视化国际会议(ACM VINCI 2025)收录。
该论文提出了一套人工智能辅助的思辨性叙事设计的工作流程,探索生态伦理并挑战人类中心主义。它融合了人工智能图像生成与人工编辑,以视频、明信片及漫画海报等多元形式呈现,为促进生态正义的多模态叙事提供了可重复使用的框架体系。

(人工智能辅助的思辨叙事设计流程)
周博士表示:“这件作品的成功体现了它在人工智能辅助的多物种叙事、思辨设计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设计方面的独创性。
“这篇论文的发表也很好地诠释了我们‘以研究引领教学、以实践推动研究’的理念。通过系统化的指导,我们的课程作业和学生创作能够成长为获得国际认可的学术成果。
“这也体现了西浦工业设计课程的独特优势——让创意实践与学术研究真正融合,通过设计竞赛的获奖与论文发表形成良性循环。”

(“血清计划”在西浦进行展出)
(记者、翻译:钱懿 图片提供:工业设计系)
2025年1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