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昭然博士论文获权威认可,解析高管共事经历与企业披露质量关联

2025年11月06日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西浦国际商学院(IBSS)龚昭然博士及其合作者的论文《Divisional Managers and Corporate Disclosure Quality》,被ABDC A*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接受并发表。该研究聚焦大型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为理解部门经理如何影响企业透明度提供了全新视角。​

在各行业的大型企业中——无论是业务多元的科技巨头、地域分散的零售连锁,还是组织架构复杂的制造企业——部门经理都处于一线运营与高层管理之间的信息枢纽位置。他们负责协调整体日常运营,从科技企业的产品研发迭代到零售企业的库存动态管理,均深度参与;更重要的是,部门经理掌握着许多高层难以直接触及的、具有公司特征的第一手洞见。这类既具体又具公司独特性的内部信息,是高层制定精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系统考察部门经理影响企业透明度的路径,研究团队以多家美国企业为样本,重点分析部门经理与高管之间以往的共事经历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具体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当部门经理曾在其他公司与首席执行官(CEO)或首席财务官(CFO)有过共事经历时,当前公司会出现三项显著改善:管理层盈利预测的准确性明显提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以及盈余管理行为明显减少。推动这些积极变化的核心机制,是基于共事经历形成的信任基础与更高效的内部沟通渠道:共事经历促使部门经理更主动地共享关键信息(包括负面信息),从而帮助高层整合更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对外信息披露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的检验还显示,此类公司财务重述次数更少、投资效率更高;在并购活动中,也更能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本研究由此明确指出:部门经理不仅是运营执行者,也是在提升公司透明度方面的关键角色。对企业实践而言,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做出管理层任命决策时,若充分考虑高管与部门经理的既往合作经历,可增强内部沟通效果,进而巩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基础。

龚昭然(Zhaoran Jason Gong)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获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包括并购、董事会与公司治理、企业信息披露及国际市场等。龚博士的研究成果曾在欧洲金融学会(European Finance Association)年会与美国金融学会(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年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展示,并发表于多家顶尖金融与会计期刊,包括《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及《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他亦担任《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期刊担任特约审稿人,并担任《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ABDC A、ABS 3)编辑委员会成员。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是一本企业金融领域的学术期刊,刊登会计、公司金融、公司治理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与企业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信息问题以及会计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2025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