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4月22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艺术盛宴——桃花坞木版年画手工坊。作为西浦博物馆“文化大师”系列活动的第七期,本次活动以“无画不年”为主题,特邀“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艺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体验。
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明代的苏州桃花坞一带,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了中国传统年画的代表之一。特别是在清代,桃花坞年画达到巅峰时期,数量庞大的画铺涌现,并生产了大量色彩斑斓、寓意吉祥的年画作品。其作品内容不仅涵盖了龙、凤、福、禄、寿等象征幸福的元素,还通过鲜艳的色彩与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乔兰蓉老师带领观众们回顾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悠久历史。她详细阐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将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祝愿与民俗风情生动展现。乔老师的讲解生动、形象,配合展板与多媒体展示,让每位观众都能从历史和艺术的视角理解这项技艺的深远影响。通过乔老师的讲述,观众们感受到了桃花坞木版年画背后蕴含的浓厚文化氛围与情感,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
在活动的实践环节中,乔兰蓉老师亲自指导大家如何使用版画工具制作蛇年“福”字。在乔老师的示范下,参与者们用心感受版画制作的魅力,体验了版画印刷的乐趣。每个人都通过双手将“福”字的每一笔一划与传统艺术的灵魂相连接,亲自感受这一艺术形式的精妙与难得。这一创作过程不仅让大家体会到了木版年画的技艺之美,也使得每位参与者都能通过亲身实践与艺术相融,感受到手工艺背后深厚的匠心与文化传承。
活动中,乔兰蓉老师还准备了“一团和气”印章,让每位参与者可以在活动结束后,使用这一象征美好祝愿的印章,在明信片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每一位参与者都将这一印章作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祝福,带走一份属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独特纪念。这一细腻的互动环节,不仅让参与者们带走了艺术的作品,更加深了他们对桃花坞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技艺的情感联系。
本次“无画不年”桃花坞木版年画特展在西浦南校区慧吧(宏愿餐厅上方)展出,展示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经典作品,让观众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编辑:陈薇如(博物馆实习生) 审核:王诗程
2025年0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