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对话探讨贸易与文化合作新机遇

2025年04月29日

在当今全球局势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联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从贸易拓展至教育、文化与科技。中拉关系如何以更加创新、务实的方式持续推动双边合作,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成功举办“共建未来:中拉贸易文化交流对话”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逾200位来自拉美国家驻华机构、跨国企业及西浦师生的参与者,围绕中拉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西浦学术事务副校长阮周林教授(下图)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拉双方在教育、科研及文化交流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他说:“西浦始终致力于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跨文化交流项目,我们希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国际化人才。”

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凯先教授(下图)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理解在中拉交流中的基础性作用。

他表示:“语言是打开彼此心灵的钥匙。虽然学习西班牙语对中国人而言具有挑战,但唯有掌握语言、理解文化,才能真正走进拉丁美洲的世界。”

“高校应注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深入了解拉美的历史、地理与社会习俗,从而在未来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他说。

围绕“中国与拉丁美洲外交及双边关系”主题的圆桌论坛中,阿根廷战略对话基金会主席 Rodrigo Herrera Bravo 教授、阿根廷驻沪总领事 Luciano Tanto Clement、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阿根廷等国大使张拓,以及墨西哥商会驻上海代表 Yonanetl Zavala Cadena 展开了精彩讨论。

Rodrigo Herrera Bravo 教授(下图右二)指出:“拉丁美洲与中国在生产模式上具有互补性,这种合作关系基于深厚的历史纽带。如今,中国丰富的发展经验正在助力拉美国家实现经济转型。”

张拓(下图左二)表示:“中文、英语和西班牙语将成为未来全球最重要的三种语言。深化中拉贸易与基础设施合作,将为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以“中拉成功商业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来自跨境贸易、旅游及矿产开发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分享了中拉商业合作的实践经验与前瞻思考。

来自西藏珠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嫣然(下图左二)指出:“跨文化合作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连接。‘懂市场、懂文化、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中拉合作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她补充道:“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并行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能够理解对方语言与文化的专业人才,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群体。”

国际仲裁专家 Adrián Cuevas 博士(下图)在其主旨演讲中,探讨了国际仲裁在中拉经贸合作中的核心作用。

他表示:“国际仲裁不仅是法律工具,更是信任的桥梁和跨文化对话的催化剂。随着中拉贸易额从2000年的12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150亿美元,建立高效可信的争端解决机制,已成为深化合作的关键。”

西浦国际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大二学生卜昱文(下图)表示,此次活动让她对中拉合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促使她重新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

她说:“中拉合作不仅是语言与贸易的连接,更是文化与价值观的共鸣。希望我们能成为中拉交流的桥梁,用语言倾听彼此,用商业知识创造解决方案,并以耐心促进理解与合作。”

本次活动由语言学院与西浦国际商学院联合主办。语言学院西班牙语负责人 Alejandro Castellano(下图) 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此类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全球视野与文化理解力,同时不断拓展与拉美各方的合作关系,携手探索国际教育的更多可能。”

记者:刘欣怡

编辑:寇博

 

2025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