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感空间与城市设计

景感空间与城市设计

GUEST

钟律 女士

钟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专业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钟律景感空间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她首创了“景感空间”理论,针对场景体验认知研究,聚焦人与在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价值,为城市创造了一系列复合体验型公共空间。多年来,钟律一直致力于探索当代中国城市空间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前瞻性研究理念,并将城市空间与人文艺术跨学科研究作为地域价值的学术延展,带领团队参与了上海以及全国多个重点城市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规划和更新项目,并主持负责“上海苏州河两岸(静安区)公共空间贯通设计”、嘉兴市 “九水连心”景观空间设计等全国重点标杆实践项目。
其作品因前瞻性思维、全局化视野,在2020、2021年连续两年蝉联 “上海设计之都100+十大设计”、“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百年·百事·百人’奖”、“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IFLA)亚太区土地资源管理杰出奖”、“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 大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长期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及专业顶层设计、构筑城市空间与人文自然的和谐本源,提供卓越的全球城市空间创新发展示范样本。

 


引言

正如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构成了我们生存的生态系统一样,城市空间和人文艺术也互相作用,点亮了城市的光彩也刻画了城市的底片。在这样一场独特的艺术创作中,既需要有恰当的设计、独到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手段,也需要设计师对人与自然和多样空间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本期对话我们透过“景感空间”理论的首创者和实践者钟律,畅谈城市空间与地景设计如何能传达文化人文价值,实现自然与艺术的对话。

城市空间与人文艺术互相依存、互为影响,二者所形成的共同体,诠释了城市建筑环境空间背后文化的多维性和丰富性,也提醒着我们,城市的光彩更在于文艺和人文气息。

 

1. 在城市空间与人文艺术跨学科研究方面,您有哪些独特视角与创新意义?在具体案例中应如何做?需把握哪些关键要点和未来趋势?

城市形态会影响人文艺术的展示和创造,而人文艺术也会对城市形态的形成和演变产生影响,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共同体,塑造出城市的外在美丽与内在意义具体可从两方面解读:1)城市空间具有社会学意义。城市空间受到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因素的形塑,探讨城市空间的社会意义可以揭示当代社会的本质与特征。2)人文艺术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将艺术融入城市空间设计中,可以改善城市人文品质,提高城市吸引力,助力可持续发展。二者所形成的共同体,就像是随四季更替生长在城市之中的大树,在城市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保留了一份自己的根系,成为生命的源泉。诠释城市建筑环境空间背后文化的多维性和丰富性,是为了提醒每个人,城市的光彩还应在于人们在其中创造出的文艺和人文气息。
理清二者的内在关系,就像是一场独特的艺术创作,需要有恰当的设计和独到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富有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这内在关系可以从五个面向理解:1)历史文化:关注城市地貌及地标的记录与再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景观与居民文化生活的关联;2)文化艺术:关注建筑与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融合、街头艺术和城市空间互动的艺术创作、以及公共空间的艺术化建设与管理;3)人群社交:关注城市空间对人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和对社交互动的影响、城市空间与文化多元性、社会公正与包容性的关系;4)跨界创作:重视艺术家、城市规划与设计师、社会学家等专家的跨领域合作、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数字科技、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跨界创作。
未来二者的融合发展应把握三点趋势:1)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城市空间艺术化的创作质量及可持续发展性。2)促进更多公共空间艺术与社会互动,推动城市文化创新与社会进步。3)打造全球性的城市空间与人文艺术创作交流平台,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

2.如何理解「景感空间」?在设计实践中如何利用景感空间传达城市文化价值,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景感空间」是指人们在城市空间中对自然环境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受,以及在这个空间中与人、物、事的交互、情感交流等体验。它是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苏州河两岸(静安区)公共空间项目为例,在设计中我们不仅考虑地下管线、防汛要求等“硬件”设施的品质,也重视“软性”文化的塑造,比如发起公众诗歌征集活动。该活动征集到1000多首诗歌,我们从中评选出100多首诗歌在公共空间中展示,让苏州河与市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具象化」。我们在栏杆、地砖、坐凳等位置将文字展示出来。听觉方面,我们邀请播音员朗诵诗歌并进行录制,在场地内放置二维码供公众现场扫码聆听。触觉方面,我们将诗篇、旧建筑与地图等制作成文字与图画刻在铜板上,以盲人的触感塑型,让盲人也能够阅读、体验城市记忆。嗅觉方面,我们种植了许多芳香花卉,帮助人们包括视障人士通过嗅觉感受周边的气味、环境。总的来说,不同类型和年龄段的人群都参与进来,平等地进行创作,共同塑造公共空间,这种设计的公平性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

浙江嘉兴市制丝针织联合厂茧库的光雕秀项目也用了「景感空间」理念。我们在运河边的两栋茧库之间设计了一个晚间光雕秀艺术装置,通过丝线将两栋建筑缝合联系起来,并邀请了比利时DIRTY MONITOR 数字艺术工作室运用光雕技术表现动态维度,通过投影与音乐叙事跨越视觉层面的感知,与观众实现立体互动,讲述了嘉兴运河文化与丝绸有关的‘前世今生’。尽管该项目仍存在不足:一是设计中采用了户外环绕声音,存在扰民问题,因此只能在特定时间聆听;二是光雕投影能产生优美的视觉效果,但也存在用电消耗、设备老化等长期维护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在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并运用在新的实践项目之中。

图1 苏州河两岸(静安段)公共空间中的景感空间设计

图片来源:钟总提供

图2 苏州河两岸(静安段)公共空间贯通提升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成效

图片来源:钟总提供



图3 嘉兴市制丝针织联合厂茧库光雕秀

图片来源:钟总提供

3.您认为艺术设计与低碳理念可以怎样结合?是否能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景观设计实现自然与艺术的对话

智能化设计可以是艺术设计与低碳理念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式。比如我们近期在新天地发布的作品,采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人们通过现场扫描可以在手机中看到光影的呈现,用一朵云来呈现环保数据的变化,引发人们对气候变迁危机的思考。同时云的色彩、波动、频率等视觉呈现都与该时刻现场的气候数据采集紧密关联,比如空气中的颗粒度、温度、适度等情况。该装置不占用空间、无能耗、不用电,也不会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影响,但人们可以与它产生互动、拍照转发。因此从低碳环保角度来看,智能化手段在未来的公共艺术装置设计中的应用潜力很大。

图 4 艺术与低碳结合的智能化设计作品“环保星云”

图片来源:钟总提供

实现自然与艺术的对话是景观设计的关键目标之一,需要有对自然环境的深入理解和对设计语言的熟悉掌握,并着重关注三方面内容:1)了解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景观设计前需要对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当地气候、土壤、水文环境等自然条件,并考虑生态系统及地方文化,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更好地发挥自然的优势和潜力。2)利用自然语言:基于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与自然相协调的方法和技术,关注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在环保和经济效益之间寻找平衡,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3)打造自然体验:人类的生物心理倾向于自然的事物,因此景观设计中需要提供适宜的体验方式,让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感知自然之美,并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和增强这种体验。

新城发展中产业发展是第一位的,需要渐进式地引入、培育并发展起来,各区域产业应避免同质化,实现差异化联动发展。

4. 空间设计如何影响政策决策?规划与顶层设计的关系是怎样的?您认为上海五大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应该采用怎样的设计新思路,需要哪些决策与顶层设计支持?

政策决策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对于城市、社区发展提出规定和要求,空间设计则需要予以贯彻落实,其对政策决策的影响则体现在两方面:1)通过审慎调查和分析验证政策决策的有效性。2)通过设计研究和数据分析,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提出对政策决策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顶层设计是规划中的重要视角,聚焦于区域的长期可持续性和多元化发展,将政策、资源、环境和社会等充分考虑,确定区域的愿景和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规划措施。规划的每个细节都是为了达成总体目标而服务。因此,规划与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顶层设计是优秀规划实现的关键和保证。
上海的五大新城(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在根本上需要导入产业,再逐步建立公共空间、交通体系,按照规划蓝图不断地推进优化。首先,产业发展是第一位的,需要渐进式地引入、培育并发展起来,各区域产业应避免同质化,实现差异化联动发展。其次,轨道交通作为新城之间重要的空间纽带,也是新城规划中强调的重点。轨道交通站点可与商业综合体衔接,以站点为核心发展新城的枢纽,并通过慢行交通系统分流,构建体系化的新城空间格局。

图 5 轨道交通

图片来源:Unsplash

除此以外,新城规划设计需关注五个方面:1)弹性规划:应预留一些空地或建筑物的空间,以备未来需要扩建或改建时使用。2)灾害管理:注重防洪、防风、防震等方面的规划,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灾害管理能力,面对自然灾害和紧急危机时做到快速响应和适应。3)联通设计:重视各区域之间的联通性,规划贯穿五大新城的环线绿带,通过绿化带、公园、湖泊等自然景观,将各个区域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生态廊道,并基于这样的带状体系辐射形成各个绿色组团。4)生物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繁衍空间。5)公园城站建设:公园城站是集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公园、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绿色交通体系。在设计中不仅要注重交通换乘的便利和效率,也要考虑公园和商业的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商业、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景观。

图6 公园绿带体系

图片来源:the Friends of The Boston Park Rangers Mounted Unit

在决策与顶层设计方面,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开发战略,以确保新城的长期平衡发展。应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投资,吸引企业、资本和人才到新城发展,在规划、土地利用、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整体协调,确保五个新城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发展。同时,应进行全民参与式的城市规划,倡导民主和开放式的合作,让市民对新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够参与至关重要。
综合来讲,设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设计师应关注城市问题的根源与发展变化逻辑,比如产城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空间融合等城市建设的底层逻辑。理清这种逻辑关系有助于设计师在实践中精准把握自己在技术集成角色或技术判断角色中的定位。

公共空间项目以实现一种公平性、均衡性为目的,其价值关键还在于衡量的角度,而不能简单地从经济角度计算投入与回报。

5.您认为设计与决策中如何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体现包容性?公共空间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包容性的设计要求重视“多样性”和“平等”,并从多元文化、无障碍建设、社区参与和低碳发展四个维度进行落实。1)鼓励多元文化共存和相互尊重,设计和建设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公共场所,如文化中心、博物馆、艺术中心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2)设计和建设轮椅通道、盲人导向条、电梯和斜坡等无障碍设施,以满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人群的需求。3)鼓励社区参与和协作,提高民主参与、透明度和建设质量,确保城市公共资源的普惠性和质量。4)设立可持续发展目标,设计绿色建筑和景观,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性。包容性的决策要求政策制定者关注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利益,并促进各方主体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尊重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和能力,无论他们的身体、智力、文化背景、性别、年龄或其他身份特征如何。总的来说,包容性城市建设要求设计师与决策者共同思考,打造一个能够适应不同人群、不同情况的环境,并且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平等参与其中。
公共空间项目与地产项目不同,它们由政府投资、大众共享,以实现公平性、均衡性为目的,其价值关键在于衡量的角度,而不能简单地从经济角度计算投入与回报。从人的角度,这些空间可以为公众提供社交活动场所,提升公众满意度;从整个生物体系角度,一些留白的绿色空间为植物、动物等物种的扩散、迁移提供生态廊道,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影响,这都是公共空间的价值所在。

图7 轮椅通道

图片来源:Pixabay

6. 上海有很多历史文化街区,如何避免商业同质化、释放经济活力,怎样发挥生态空间、历史空间、公共空间的价值?

上海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如同城市底片,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记忆,这种记忆不仅因历史建筑物存在,更与城市环境和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历史街区规划设计需要通过精细的商业规划、多样的自然空间和多元的塑造模式,展现建筑美学价值的同时彰显城市文化和历史,发挥生态环境与公共空间价值,释放经济活力。
(1)细致的规划让商业避免同质化,让街区更有漫步感。街区可从融合文化元素、引入公益性商业、鼓励新型商业模式、加强交叉合作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商业规划:1)根据地域印记特点规划,例如可以将海派符号元素与商业融合,创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商业街区。2)可引入公益咖啡、图书馆等公益性商业,为街区带来新的活力和文化氛围,吸引人们漫步和逗留。3)鼓励共享经济、创客等新商业模式发展,让街区更加有活力。4)跨界合作已经成为商业发展新趋势,建立交叉合作平台、推动商业区间的合作可以促进街区商业发展。
(2)多样的自然让空间体验新颖化,让环境更有可持续性。在街区商业中融入自然空间,引入农业观光与种植体验、开发绿色商铺与生态餐厅,商业与自然的互相联动能够有效发挥生态空间的经济活力与价值。1)在街区商业办公空间中设置室内花园、屋顶花园、隔断花园等自然空间,可以丰富人们的办公、购物、旅游体验,增加街区多元活力。2)农业观光与种植体验可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了解农业的机会,同时增加旅游业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开发建设绿色商铺和生态餐厅,提供环保、健康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环保生活的需求,还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图8 在商业空间中融入自然空间

图片来源:Pixabay

(3)多元的模式让社交活动细分化,让城市更有吸引力。空间多元价值的实现要从“硬核+软核”“科技+艺术”“社交+体验”等不同维度出发构建多元模式。1)不仅要注重投入建设硬件设施和标志性建筑等“硬核”元素,也要强调品牌、图书馆、音乐等文化“软核”元素引入来提升品质内涵。2)引入科技手段,融合艺术元素,重新定义街区的功能和形态。例如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街区商业相结合,创造更富有吸引力的购物体验,或者在生态空间中加入数字化的乐趣元素等。3)将空间打造成为社交化场所,加强互动交流和社群共享。例如打造更多社交氛围的餐厅、咖啡店或者提供社交群组的平台等。

设计不能仅仅关注视觉美学价值,更应该追求一种普惠性、实用性的价值。设计师作为公众意见的代表,需要跨维度的统筹与换位思考,做出综合性、包容性的设计。

7.上海的城市设计与更新改造呈现怎样的特征与效果?设计师与地方政府沟通时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如何做出更有温度、更有社会包容性的作品?

上海比较关注精细化的设计,并致力于通过“美丽街区”、旧城更新等改造活动,转变空间功能,实现业态更新,助力良性经济循环。许多空间经过更新改造后风貌良好,在“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也得到很多传播推广。但我们也在反思,社交平台的照片中所呈现的并非真实生活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关注城市空间建设、改造后的实际使用感受与体验。一些地标性的设计确实在视觉层面非常吸引人,但还有一些空间改造与设计表面上默默无闻,实际上往往也花费了大量心思。由于场地、尺度、经费、公众等多方面因素限制,这些作品可能并没有呈现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但其所带来的改善存在于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很难用视觉衡量。
设计不能仅仅关注视觉美学价值,更应该追求一种普惠性、实用性的价值。目前在老旧小区中加装电梯、设计规范的停车位、社区花园以及一些适老化改造都具有普惠的特征,项目场地不是景点、没有标签,但正是大多数人居住的空间。上海目前正在实施的“两旧一村” 改造( 指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也体现了这样的思路,一些为失忆老人提供帮助的治疗中心、康复花园等公共空间正在建设,尽管设计中没有营造丰富的美学效果,但却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
目前各个地方政府普遍比较尊重设计师的思考,设计师作为公众意见的代表,也不能仅从自身角度考虑,而是需要跨维度的统筹思考,呈现综合性的设计。且设计要经得起追问:为什么这样做开发?项目的开发、绿色空间设计对于相邻地块的产业发展、商业项目导入有何积极意义?设计是否会产生重复工作,比如重新填挖?是否有前置思考、精准定位?这些都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但设计师不能仅仅关注单一人群。换位思考、对各类人群保持尊重和理解是有温度、包容性设计的关键。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色盲色弱等群体的出行障碍、对于空间的感知差异都需要得到理解与支持。面对多元群体,设计师需要基于理性的考量,结合感性的艺术设计手段为他们提供支持。另外,设计者还要换位到决策者的角度考虑,将许多难题前置思考,有助于项目顺利实施。

 

 

与谈人: 徐蕴清,高世扬

访谈研究助理: 窦西其,张沁雨,董钇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