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30日
早在1924年,美国学者就开始对组织文化有了初步的研究,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主导了组织文化学术领域的发展。在欧洲,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学者们才开始关注这一话题。今年四月份,西浦国际商学院綦晓光博士发布新书《工商人类学视角下的组织文化研究》,该书从工商人类学的角度,以全新的视角对跨国公司的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与分析。
工商人类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经济人类学与管理研究交叉而产生的跨领域交叉学科。工商人类学家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企业在日常运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綦晓光博士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因此,怎样看待文化的差异并将文化差异较好地运用于跨文化交际中服务于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从而进行良好的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工商人类学视角下的组织文化研究》基于綦晓光博士十余年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和观察,并结合他在做博士后时期的研究,从工商人类学的视角,使用了包括参与观察、人物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对进入中国境内的跨国组织的文化特点进行分析。
在该书中,綦晓光博士选取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从事国际海运行业的日本跨国组织A机构与法国跨国组织B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了两个不同“国籍”的跨国组织机构日常商业环境中独特的组织文化发展和建构。“对比研究需要将研究对象置于同等条件下进行分析,发现其差异性,选取的日本和法国跨国组织机构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圈。”綦晓光博士介绍说。
该研究表明,组织文化是动态的、变化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伴随有自己母公司所处的文化背景,随着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壮大发展,其原本的组织文化会变化发展成一个全新的组织文化,这个新的组织文化既来自、又不同于母国组织文化,另外又加入了中国的组织文化,具有其自身的新特点,并且有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运营。
对于要在中国成功运营跨国公司,綦晓光博士说:“跨国组织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或新的文化环境时,应该始终具有尊重当地文化环境,秉持与当地文化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精神。在认真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的前提下,跨国公司能够发现新的贸易及发展机会,减少自己因为文化摩擦所产生的不必要的贸易或管理成本。”
他还补充道,“同时,跨国公司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并形成新的组织文化后,就能充分体现‘跨文化优势’、发挥本跨国公司的优势,与同行业者进行更为有效的竞争。”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管理学和组织研究学教授Christopher Marquis评价道,“尽管有关该话题的调查文章不断开始有所增加,但从工商人类学视角的相对基础的组织文化研究尚未得到论述。鉴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早期发展阶段,因此晓光博士的著作有机会成为未来影响该领域基础研究的重要学术作品。”
此外,Christopher Marquis教授认为,该书为理解商业背景中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所以,他相信该书会为人类学和管理学之跨学科研究带来新的见地。
綦晓光博士目前为我校会计学大四学生教授《商务战略》这门课。他将本研究中所运用的研究理论、方法以及视角带入到了这门课中。“我希望学生能够勇于创新,接受多样性,为终身学习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綦晓光博士现为西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卓越运营和供应链研究院副院长;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终身成员(Lifelong Member)、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会士。他拥有十余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工作经验,曾就职于瑞典驻华大使馆商务处贸促会、德国邮政(DHL)、德国铁路(DB)等。近期,綦晓光博士也受邀成为清华大学访问教授,在清华大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学术合作。
(记者:王国娟 编辑:许恬甜)
2016年06月30日